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包好便当游春去

【作者】
文_Red Vera/旅读 图_ CTPphoto 绘_黄钰真/旅读
2021年3月号 第109期
2021.03.09

备齐了各种冷食美点,接下来,就是带上便当到郊外春游。《旅读》为您精选寒食节最流行的游艺活动,让列位看官在美食与清风中一边交际游戏,一边活络筋骨,唤醒身体内新一年的活力。

 

 

拔河

 

拔河古名「牵钩」,据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军队中利用器械、钩住河中敌船拉扯的战技,后来演变成大型体育竞技。

 

《隋书.地理志》中记载,寒食清明正值开春播种之际,人们会举办声势浩大的拔河游戏来祈祷丰收。到了唐代,拔河更成为宫廷鼓励的节日活动,连大臣都会下场参与:比赛时,中间立大旗为界,四五十丈的大麻绳两头又分系数百根小麻绳,最多可同时容纳千余人下场比赛;两旁则有观众击鼓助威,喧嚣动天,磅礡的气势最是鼓舞人心,让人满怀激情与热力迎接新一年的挑战!

 

©王苗/CTPphoto

 

 

放风筝

 

风筝最初有「纸鸢」、「风鸢」、「风鹞」等多种别称,传说是五代时在纸鸢上另添加了竹笛,使其迎风作响,从此才有了风筝之名。

 

根据研究,纸鸢约是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时逐渐普及于民间,并形成寒食清明放纸鸢的习俗。在风和日丽的春日放风筝,除了能舒缓身心,此举还被寄予了放离晦气、袪除灾病的民俗意涵。如《红楼梦》中大观园一众女子放风筝,便是在风筝飞到高处后将线剪断,从而凝视远去的风筝,想像所有烦恼亦将随它一同远去。

 

荡秋千(秋千)

 

关于秋千的起源,有一说主张是远古戎狄所创、也有一说主张是从云南拉祜族神话演变而来。从唐朝开始,荡秋千成为寒食节重要的女性游戏;在元明清三代,清明节更有「秋千节」的别称。

 

秋千不仅能让女性享受身心飞扬的乐趣,淑女荡秋千的飘逸美姿,更是无数寒食清明诗文的最佳题材。唐玄宗将秋千称为「半仙之戏」,比起现代人用美颜滤镜创造出无数网路女神,在古代,只需往秋千上一站,迎风摇曳、裙带飘飘,瞬间又一个神仙姐姐迷倒众生!

 

折柳.戴柳

 

春季萌生、富含生命力的柳树,不但象征著春天的到来,也与寒食、清明的习俗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传说中,晋文公用介之推墓前的柳树嫩枝编成柳环戴在头上以纪念故人,引起民间效法。在民俗学上,柳树也被认定有避邪的功能,因此无论是上巳节的水边祓禊仪式、或是寒食清明祭扫,人们便常折下柳枝用来避邪、镇宅、驱赶毒虫疫鬼,如栽种柳树、门上插柳、头戴柳环、折柳吹哨等,都成了此时节最流行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