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舍」爱情
「警察一听说要去香港,立刻沉下脸来,彷彿案情严重,就待调查定罪了。」 国共战后,张爱玲以完成未竟学业为由申请赴港。 深圳香港即便一线之隔,毕竟江山风云变色, 罗湖桥竟也像是奈何桥一般,前世今生就此两隔。 张爱玲的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个中缘由,可能与远离伤心地有关。
上海背景作品
1. 流言
张爱玲不但擅写小说,散文同样轻盈流丽,处处可见其讥诮幽默,书写女人、写中国人、写小奸小恶、写小滋小味,缔造无数警句。
援引英语俗谚「 written on the water 」的典故,与《传奇》同样, 散文集子也是一语双关。一面谦称自 己写的不过是些琐碎的风里言风里语,一面暗自希望传布速度能够让她 「成名要趁早」哪。
2. 怨女
以〈金锁记〉为本,改写扩充而来。麻油西施银娣为了脱离贫困,自甘嫁给身患残疾的富家公子。然而上有名正言顺 的继承人大爷,下有挥金如土的公子哥三爷,银娣的婚姻生活不但没有爱、没有性,没有权,甚至连钱也没有。
如此欲望匮乏,最终养成扭曲性格, 她要把原先献给世界的报复,献给她的儿子媳妇。
3. 对照记
曾经说过:「为什么我们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的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没有多大损失,而看的人显然得到 了片刻的愉悦?」索性就将家族史摊 开来供人理直气盛地看一眼。透过一 张张本人的旧照片,附加几句警醒的眉批,成了张爱玲生前最终一本著作。 自陈写作素喜采用「参差对照」的她, 在这里,对照也成了双关。
4. 小团圆
图文并茂还不够,甚至中英双语多管齐下,以小说形式将家族故事娓娓道来。幽居美国的岁月,时间都投在这 里了(另有英文版本的《雷峰塔》与 《易经》)。
曾经因为出版与否引发争议的半自传性著作,熟悉其背景底细的读者,多 能从中梳理出情仇脉落。同时可以见出张爱玲晚期写作风格丕变,不少评论认为结构松散、头绪繁多,实则更像是一种文体实验 ── 她本人钟爱的穿插藏闪,平淡而近自然。
香港/上海背景作品
5. 传奇
初版再版合计收录十五个中短篇小说,包括以上海为背景的〈红玫瑰白 玫瑰〉、以香港为背景的〈第一炉香〉 等作,是张爱玲自港大辍学返国以 后,对于上海文坛投石问路的集子。 十五个作品奠定了著名的华丽苍凉美学,集中描写夹处在华洋、新旧罅隙中,心态或生态转变不及的人。印证 了张爱玲的名言:时代是仓促的,已 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上世纪末,《亚洲周刊》邀请学者专 家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本书高居第四,仅次于鲁迅、沈从文、 老舍。
6. 色,戒
一群爱国学生,筹谋刺杀汪精卫政府要员,王佳芝身先士卒,潜入易先生宅邸以色事人、布下罗网,却怎知在最终一刻动了真情,一切功败垂成。 小说经李安导演改编为同名电影,荣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南京/上海背景作品
7. 半生缘
曼桢与世钧自由恋爱、论及婚嫁,却陷入了姊姊曼璐的圈套。自幼担负一家生计下海陪舞的曼璐,一来巩固婚姻;二来韶华不再,与丈夫联手设计 囚禁曼桢,继而诱奸、结婚,再弃婚。 不知情的世钧唯有另娶他人。
十年过去,恍如半生。两人历尽沧桑再度重逢,曼桢也只能叹道:世钧, 我们回不去了。
其他背景作品
8. 秧歌
土改过后,金根与月香的饥饿生活并 没有因此改善。终日见缝插针的干部、火眼金金的邻人、作威作福的军眷,彷彿无处不是眼线。因为各种政 治活动,农民被迫献上畜生祝贺,竟然一触即发,酿成燎原野火。事过境迁以后,村民还是继续饿著。
无论题材与美学,本书一洗过去的华丽张致,诚恳、疏阔、真实,胡适与夏志清给予极高的评价。
9. 赤地之恋
描述刘荃毕业以后,历经土改三反、 抗美援朝,与三名女子发生爱、被爱、 性爱关系的过程。张爱玲于专访提及,因为是命题作文,成果自己并不满意(此一说法后来为事主推翻,认为是采访者的引导或推论)。
10. 同学少年都不贱
曾经闺蜜的赵玨与恩娟,在时间上, 从少年飘摇到中年;在空间上,从上海飘摇到美国,距离愈拉愈开。如今一个是落魄讲师,一个是名门媳妇。 同学相见,却谁也不给谁相贱的机会。同学会上的自卑与自尊,任谁读来也心有戚戚。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20 年 5月 【断舍离,张爱玲】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
↶↶↶加入旅读Telegram,最新动态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