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摇到天子渡口-铜帮铁底运粮河
一条北运河,成就了皇城帝都的辉煌,也成就了天子渡口的丰庶。
如今,一道跨北运河大桥则凌空横越通州运河商务区两岸,
桥身造型如波纹起伏,如风荷泻露,不仅和底下古老的运河水相鸣应,
更彷彿要向浪淘尽的千古风流人物遥遥致意呢!
倘使江南运河体系蕴现了鱼米之乡的庶民生活风情,那么相较之下,彰显皇家风范的北运河不啻更为任重道远。作为过去南粮北送的主要水路干道,北运河发源于北京昌平及海淀一带,至通州地区始和通惠河相接契,后一路蜿蜒至天津的三岔河口,与子牙河、南运河等诸水汇流,由是连结了海河水系,在交通输运、防洪蓄水等方面,均具备积极的调节作用。
在漕运兴盛的时期,每年约莫有两万艘船只驶进北运河的河面,在码头畔载卸数百万石的粮货;自南徂北,倘使引航的船伕抬眼观望,由十余里之外看见一座法相庄严的宝塔,便知其心所盼的目的地不远矣。这座矗立于航道边上的燃灯佛舍利塔始建于北周,后经历朝历代的修葺而存续迄今;据闻彼时通州运河开通之际,沿线氾滥的灾情一度频传,后经云游四方的仙人指点、修建该宝塔以镇伏水中蛟兽,这才延来了风平浪静的年月。
一京二卫三通州
正如同台湾早年流传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说法,北运河沿岸也生出「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俗谚,此番排序不仅著眼于相存相依的地缘关系,更指涉了漕运所带动的地方繁庶境况──别的不提,通州之名实则源自「漕运通济」之意,在粮船频亟入京的年代,由于首善之都贮纳贡粮的能力有限,因此便就近在通州一带创设规模宏大的货仓,作为暂放之所;迄今前往通州旅游,依稀可闻后南仓、中仓等地名,连同市井间兀立的几堵残穨仓墙,共同见证著漕运文化的兴衰。
尽管尔后伴随地方市镇的发展,流贯京畿要地的北运河不免也面临河道淤积、水体污染等窘境,所幸千禧年以降,地方政府陆续投入北运河的综合整饬工作,而在去年二月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以及天津武清等当局更联合签署总体发展框架合作协议,打算针对河道修整及旅游通航提出跨界合作──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除了乘坐飞机和高铁,京、津两地的居民还可以选择搭船等输运方式,前往彼此所在的直辖市呢!
↶↶↶加入旅读LINE@好友,免费送旅读中国杂志到你家!数量有限!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8年4月号【纵走京杭大运河】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