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戏说古早】明朝航海王:《郑和下西洋》华丽启程

【作者】
文_ 李开周 图_ 李开周、图虫创意、全景视觉、Wikimedia Commons
2023年7月号 第137期
2023.06.30

(首图)昆明晋宁郑和公园©图虫创意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创造了中国史上前所未有的航海纪录,更制造出古代世界无出其右的巨轮「宝船」。既然郑和如此厉害,为何终究不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或是如麦哲伦一般展开环球航行?

 

十几年前有一部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主角是明朝那位大名鼎鼎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主线自然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剧中郑和在人格上几乎完美,他目光远大、坚毅果决、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他率领的船队更是威风凛凛,每航行到一个地方,都让当地土著目瞪口呆、惊骇不已。然而这部片子始终没有涉及到一个问题:既然郑和那么牛,为什么没有像后来的哥伦布那样发现美洲呢?为什么没有像麦哲伦那样实现环球航行呢?

 

马来西亚马六甲市的郑和像©Marcin Konsek/Wikimedia Commons

 

一艘超级巨轮的诞生

 

现在我们不妨结合剧情,回顾郑和下西洋那段历史,看看他用的是什么船,遭遇了何种险境,他和他的船员在远洋航行中,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又有多深。

 

本剧第廿一集,南轩公(一位虚构人物,在剧中是郑和的智囊)登上郑和的「天元号」,感慨地说:「老夫航海几十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宝船!」

 

郑和「宝船」究竟有多大呢?《明史‧ 郑和传》记载:「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四十四丈长、十八丈宽,这样的船在郑和船队中有六十二艘。明朝尺度与今天相近,一丈约为三公尺,十八丈即五十四公尺,四十四丈即一百三十二公尺。一百多公尺长,五十多公尺宽,上宽下窄,粗略估算排水量在两千公吨上下,与现在动辄几百公尺长的万吨货轮相比,并不算大船,然而在古代世界却无出其右,既比明朝以前的船只大得多,也比与明朝同时代的各国船只大得多。

 

明朝以前,宋朝是航海大国,宋徽宗派出两艘出使高丽的「万斛神舶」,是宋朝时打造的最大木船,长三十余丈,宽六丈五尺,比郑和宝船要小。在郑和下西洋几十年后,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去印度,总共只有三艘船,其中最大的旗舰排水量还不到一百公吨,比郑和宝船小得可怜。

 

《明史‧ 郑和传》是清朝人写的,在宝船尺寸上有没有可能出错呢?我们可以参考明朝人马欢的记载。马欢是郑和下属,郑和七次下西洋,马欢参与了三次,后来写成《瀛涯胜览》一书,对郑和宝船也有描述:「宝舡六十三号,大者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与《明史‧ 郑和传》里的描述相比,马欢的描述可能更精确,宝船数量从六十二艘增加到六十三艘,大船长度从四十四丈增加到四十四丈四尺。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内的郑和下西洋天妃护佑浮雕©全景视觉

 

明朝郑和战船模型©全景视觉

 

若遇混海龙,如坠噩梦中

 

明朝没有蒸汽动力,航海主要靠风,郑和宝船体量巨大,每艘船上要用九根桅杆、十二张大帆,停泊时用到的铁锚需要两百名水手合力才能抬得动,这些数据在明朝另一本文献《西洋番国志》里有记载。

 

船体越大,越不怕风浪,但是船大难调头,遇到海盗劫掠就难以避开。郑和有没有遇到过海盗呢?本剧里有一位穷凶极恶的海盗,名叫陈祖义,绰号「混海龙」,不仅试图打劫郑和船队,而且阴谋煽动渤泥(今属汶莱)国王举兵攻打郑和。这个陈祖义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瀛涯胜览》曾提到此人,最后被郑和俘虏,送到北京砍了脑袋。

 

其实郑和并不怕海盗,因为他的船队规模太大,不仅有他和官员乘坐的宝船,还有满载瓷器和其它商品的货船,更有架设著火铳和抛石机的砲船。郑和晚年撰写《通番事迹之记碑》:「和自永乐初奉使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说明他每次下西洋时要率领大大小小一百多艘船,还有几万名官兵保驾护航。相比起来,几十年后哥伦布去美洲仅三艘船,百余年后麦哲伦环球航行仅五艘船,船上除了水手和商人,只有教士和医生,从无正规军人护航,真是寒酸得多。

 

所以,我们必须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那个核心问题上:郑和那么厉害,他的船队那么厉害,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为什么没有实现环球航行?为什么后面这些丰功伟业被船只很小、装备寒酸的哥伦布和麦哲伦取得了呢?

 

迷茫时,让星星来指路

 

是因为船只动力落后吗?绝对不是。郑和船队没有蒸汽机,靠风力航行;哥伦布和麦哲伦也没有蒸汽机,也是靠风力航行。哥伦布和麦哲伦都装备了三角帆,能借侧风甚至逆风的力量行进;郑和船队装备的是从宋朝就有的多桅梯形帆,功能与三角帆相同,也能借侧风和逆风的力量行进。

 

是因为在海上测定方位的技术落后吗?也不是。在哥伦布和麦哲伦航海的时候,主要靠太阳、月亮、北极星、指南针、象限仪、星历表和前人留下的海图来定位;明朝人没有发明象限仪,也没有制作过星历表,但测定方位的技术丝毫不亚于同时代的欧洲。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每艘船上都有海图、指南针、牵星板和「过洋牵星图」,其中牵星板的功能类似象限仪,过洋牵星图的功能类似星历表,夜晚航行时,有经验的水手左手举起牵星板,右手牵绳,目测北极星或其它恒星与海平面的夹角,就能估算出船只所在的纬度,再查阅过洋牵星图,就能知道船只所在的大概位置。

​​​​​​​

其中原理很简单,我们以北极星为例,假如从北极点观察北极星,它一定高悬在头顶上,与地平线的夹角一定是九十度;假如从赤道上观察北极星,它一定与地平线或者海平面齐平,与海平面的夹角就是零度;假如船只沿著北纬十五度线航行,那么船上水手每天晚上看到的北极星与海平面夹角都将是十五度。郑和船队就是藉助这个原理,用牵星板和过洋牵星图为自己定位,避免在夜间航行中迷失方向。

 

明朝《天妃经》卷首郑和下西洋图,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描绘郑和下西洋船队画像。

 

在地球边缘看世界崩落

 

测量技术不落后,船只动力不落后,那么郑和船队落后的地方是什么呢?主要是对世界的认知太落后了。如今我们将郑和称为伟大的航海家,这不算过誉,但是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却不知道世界是一个球,更不知道一直向西或者向东航行就能回到起点。

 

本剧第五十九集,郑和与其爱徒宋天交谈,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说船队若沿非洲东岸一直航行下去,肯定会在某个地方与大西洋相通。实在讲,这一处情节过于拔高了郑和的世界观,因为在郑和心目中,整个世界模型就是「天圆地方」,天像一口锅盖,笼罩在四四方方的大地之上,江河湖海流过大地方块的缝隙,汇聚到世界的边缘,最终将流进深不可测的黑洞,那个黑洞叫作「尾闾」。

​​​​​​​

郑和航海百余年后,明朝文人罗懋登写成《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说郑和船队航行到世界的边缘,险些掉进尾闾,那是一个超大漩涡,全世界的海水都汇聚到那里,发出天崩地裂的声响。事实上,这段描述并非一种艺术夸张,而是出自当时中国人对所谓世界边缘的恐惧心理。明朝地理书《咸宾录》非常严肃地告诫航海家:「其东则女人国,愈东则尾闾之所泄,非人世矣。」航行到女人国就别再往东去了,东边就是尾闾,你会掉下去的。

 

前面说过,郑和有一位下属马欢,曾经三次追随郑和下西洋,他对世界的认知水平远远超过明朝绝大多数没见过世面的老百姓,然而他同样发自肺腑地相信世界有边缘,航行到边缘就将万劫不复。如果读过马欢的航行笔记,便会见到能让脑袋自动飞走的女巫,以及能变成人形的老虎,这些描述也是马欢发自肺腑记录下来的,应该来自于各国传闻,但他却认为真实可信。

 

所以答案来了,郑和为什么没有环球航行呢?本质上是因为明朝人的世界观太落后,他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很难分清传闻与真实。

 

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图虫创意

 

****************************************


李开周

专栏作家,古代社会生活史研究者,擅长将生硬历史以活泼生动方式呈现。出版书籍数十本,著作有《吃一场有趣的宋朝饭局》、《包公哪有那么黑:你所不知道的包青天》、《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与《谁说不能从武侠学数学?》等。

****************************************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戏说古早】古人多会算数?从《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一探究竟!https://www.orchina.net/article/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