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发现心台湾】月光下的太鲁阁族野宴
月光之下,原野之上,一场新旧交融的太鲁阁飨宴热闹开席。返乡的太鲁阁族青年们,接续述说著点滴部落文化,从种植技术到料理记忆、从射箭技巧到织布技艺,佐上原味佳肴,品味在舌尖跳跃的支亚干部落故事。
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但不同族群与部落却各自孕育出独有肴馔文化,历经百年更迭,族人们除了遵循古法,呈现食物原始、单纯之味,同时融入独到创意,重新演绎料理滋味,呼唤著人们前往纵谷,开启舌尖上的部落之旅。
自二〇一八年起,由交通部观光局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主办的「纵谷原游会」,希望用一场餐桌时间说一个部落故事,将往昔花东纵谷原住民独特生活智慧加以推广。第五届「餐桌上的部落旅行」携手阿美族织罗部落、太巴塱部落、布农族永康部落、崁顶部落,以及太鲁阁族支亚干部落合作,透过一场场特色餐桌,不只打开旅人们味蕾,更一探此地源远流长的丰沛文化力。
太鲁阁族支亚干部落在二〇二二年首次加入纵谷原游会,推出「月光下耕吧树洞餐桌」。「耕吧」一词在太鲁阁语中,意为「在土地上劳动」;「树洞」一词则是支亚干部落有条名为RangahQhuni 的支亚干溪,意思是「打开的树洞」,形容河道突然开阔,宛如深邃洞穴被打开,阳光照射进来之貌。
祖先智慧佐上摩登滋味
不远的空地上,一座精致竹屋灯火通明,由四人组成的返乡青年团队「阿改玩生活」,正在忙进忙出准备一场极上「原」宴。
菜单发想来自团队负责人ApyangImiq(程廷),他将从小到大于部落发生的点滴集结,与伙伴一同拟订餐桌菜肴,每道菜皆有一段回忆与祖先智慧结合,严选在地食材,用一场飨宴食光,缓缓叙述支亚干部落百年演变。
餐宴所在的耕吧园区于二〇二二年落成,是阿改玩生活全新里程碑,Apyang重新整理家中菜园后于此筑屋设园,他认真的说:「希望将年轻人对部落的愿景于此实现。」三位五十至七十岁的部落长辈认同团队理念,便卷起衣袖,亲手帮助阿改玩生活建造能实现各种奇思妙想的「耕吧园区」。园区不只单纯作为野宴之所,此处还种植各种时令鲜蔬、传统编织材料苎麻,同时尝试将农业、饮食、编织、弓箭等传统文化技艺于此集结,不仅孕育著支亚干部落愿景,更将旅人带进部落,透过珍馐来场文化盛宴。
首道佳肴「耕吧天光」,以山葵、小番茄,佐苹果蝶豆花酱、刺葱海盐、蜂蜜芥末、桔酱、辣椒六种酱料组成。六种酱料全由天然食材制成,呼应著原住民彩虹桥传说,「天光」则取自Apyang 希望能早睡早起耕作的目标。
「咖哩火鸡」端上桌,却只看到鸡蛋、芋头、地瓜与南瓜,却不见咖哩酱与火鸡肉,其实这道菜是以菜名述说支亚干部落「换鸡文化」,部落长辈们会在与朋友饮酒谈天时,带去一只小鸡,等下次亲友来访时,也会留下一只小鸡,避免鸡的近亲繁殖隐忧。芋头、地瓜与南瓜都是小鸡食用饲料,咖哩意为「聊天」;火鸡代表「鸡寮」。「爱的猪肉转圈圈」为烧烤猪肉,往昔只在婚宴等重要场合出现,该道料理也代表著太鲁阁族人对亲朋好友最诚挚的招待。
世代齐心,重塑部落样貌
一场美好野宴背后,是一群人经年累月的深耕与努力。Apyang 说:「这场餐桌不只分享部落文化,更传递共享精神。」阿改玩生活愿景是希望年轻人认识并学习自身部落文化、将原住民祖先智慧代代相传,同时也将太鲁阁族丰厚文化底蕴与众人共享。幸运的是,许多部落长辈们支持年轻人们回乡大展长才,不仅成为团队中导览人员请教的导师,有时也会参与部分体验活动教学,与旅人互动。
除了藉由餐桌领略支亚干部落,还可以跟随族人走读部落,了解部落迁徙史与神话传说、学习原始竹筒饭制作方式、一探传承悠久祈福仪式。在家乡深耕多年的青年们也曾办音乐会、办报纸、办杂志与展览,为部落注入新活水。
原住民祖先智慧绵延传承,滋养著部落一代代人,现今仍旧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更令远道而来的旅人们感受到这块土地之奇。漫步于部落中,感受支亚干人文魅力;安坐于月光下,品味太鲁阁族纯朴野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