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国能拍的片,咱们也能拍!——中国「大片时代」与意识形态
现代世界电影的霸主,无疑是美国南加州的荷里活。试图问鼎此一地位的,自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产业,像英国的特务片、法国的浪漫片、印度的宝莱坞等。当然,中国也不看能在这场争霸中缺席。问题是,中国最终胜出,成为全球文化输出大国的机会,有多少?我们又可以从中国的电影文化演变中,读懂多少中国政治文化的风云变色?
所谓中国的「大片时代」,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必须开放世界各地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电影公平竞争。传统的中国电影不及好莱坞电影刺激、动人,必须改变。于是,中国放弃了只能由十六家国营公司制作电影的规定,开放民间资本的加入,中国「大片时代」,正式开始。
三个里程碑:官方主导而渐进的民粹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部瞩目的电影,是2002年由张艺谋执导的《英雄》。这部电影所象征的,除了是「大片时代」的展开以外,还是中国对历史的态度。《英雄》讲的是刺杀秦王的故事,理应是英雄的刺客主角,却在最后一刻受秦王的「鸿图壮志」所感动,最终决定放弃行刺,秦王成就霸业,反而成为了最终的英雄。秦始王第一次以「好人」的形象出现于艺术创作,而武侠也一反常态地帮助当权者。这样的剧情设定有没有隐含的象征呢?
第二个里程碑,是2010年胡玫的《孔子:决战春秋》。这部电影所代表的,中国积极向外文化输出的产物——流行化的孔子文化。「孔子」和「儒家」的内涵经历了去政治化的刻意或非刻意的改造,更成为了中国官方最推崇的意识形态。孔子同时也成为怀旧政治的体现——「复古」自古以来便被中国人认为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在2010年代,我们也从中国的政策中看到越来越多「复古」的影子:一带一路的提出(朝贡体系)、2015年出版《习近平用典》(「饱读诗书」的贤人形象)等。
这一个阶段在晚近的一两年便更进化成另一个面貌了。2017年上映了《战狼II》,与近年渐见激烈的「愤青式爱国主义」,一说相辉相映,一说沆瀣一气。《战狼II》刻划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中国领事馆对中国公民的「爱护」等,戏中有名的对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是脍炙中国人口,使人以为中国果真成为世界一等大国,可以在世界各地发挥著影响力,尤其是像美国一样在世界各地发挥影响力。或许这种定调已经在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中显露出来了,但《战狼II》的成功意味著「愤青式爱国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主流。
中国电影的矛盾大对决:政治正确与商业竞争
电影就如同大豆和钢铁一样,都是外交谈判桌上的筹码,而对中国来说,更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武器。不过,中国可以轻易掌控国家的意识形态,但市场机制显然不是那么好欺负了。美国电影在中国的高票房,以及中国电影无法走出中国国门,成为让中国政府头痛的问题。于是《中美电影协议》便在2012年签署了。表面上有益好莱坞,实际上却是把在中国的好莱坞电影导向了与中国合拍的方向,美国凭合拍片可将更多电影打进中国市场,并获取更高利润,而中国则提走了技术,以及将中国元素大量注入在美国电影中,靠其品牌名气把「中国」渗透到海外各地。
不过,中国的如意算盘却总是打不响。好莱坞知道中国市场代表著大把大把的钞票,但同一时间,「中国元素」在世界市场并不是这么受欢迎的题材。两难之下,好莱坞找了很多中国演员,以满足进入中国合拍片市场的条件,同时又把这些中国演员的戏份减少,以免影响到世界票房。一些电影甚至拍了两个版本,只有中国放映版才有中国演员,其他各国放映的版本则没有。
中国影视与其他华语电影市场
不过,中国再怎么被好莱坞反制,他的大片时代始终会对周边国家,尤其是华语电影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以台湾来说,首先可说的就是最近发布的31条对台政策。中国单方面对台湾电影放宽了配额限制以及合拍片的「中国元素」比例规定。中国对台湾的影视政策,一直吸引很多台湾人材「西进」发展,也确实有少数人成功。不过,我们仍可以看到这些「西进」成功者的共通点:必须先在台湾建立自己的名声,累积实力,才带著「台湾元素」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台中合拍片可能会造成水准下滑的问题。台中合拍片要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就无可避免的要符合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主旋律等,以致最后变成「三分之二的好电影」:电影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好的,但最后结尾的部分却为了符合中方的要求而被修改,成为全电影的败笔。合拍片中「安全」的题材也因此并不多,最后成品的主题便变得千篇一律,创意方面便稍逊一点。
此外,中国电影对周边国家的大量输出,也恐有「统战」效果。古装电视剧便是最好的例子。古装剧近年在台湾非常受欢迎,甚至出现「古装剧就是要看中国的」的说法。虽然平常大众对现实中国的印象都不算很好,但在看古装剧时,虽然明白剧中设定都在中国,却不会联想起现实中国的事情,反而对剧中的中国产生了好感。至于时装剧,虽受欢迎程度不一,但同样会把剧中描述的中国美好一面投射到观众身上,以图使他们放下对中国的戒心。
除了台湾外,中国大片时代的冲击,在香港身上也很明显。自1997年后,香港电影受到很大的冲击,以往华语电影重镇的地位不再。不过,香港电影产业在中资大量投入下似乎让人有重新站起来的感觉,然而,这些充满著中国元素的电影明显在香港的接受程度很有限。这样的背景下,反而激发出新一代的香港年轻导演,以独立制作,敢于挑战各中现实题材为特色,成为香港电影业界的一番新气象。
未来中国还会不断尝试把中国元素注入国际电影世界里,不过,能不能符合欧美市场的品味,以及如何面对电影界霸主好莱坞的反制和电影产业的新星印度宝莱坞的竞争,则有待观察。
【资讯】
《拆哪!中国的大片时代:大银幕里外的中国野心与崛起》
作者/ 导读_李政亮
出版_蔚蓝文化
书介_「电影」是政治经济脉络交错下的产物,中美角力将对中国电影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当中国大片时代已成事实,我们如何拆解它的内在,在华语电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本书以「看电影,读中国」揭开序幕,从主旋律到商业元素、政策规范到制作发行,涵盖历史回顾、最新脉动,介绍了百部重要华语电影与电影人,是认识「中国电影发展」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第一堂课。
↶↶↶加入旅读LINE@好友,免费送旅读中国杂志到你家!数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