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画一痕间的冰川秘密──阿斯哈图石林
(首图:©视觉中国)
千万年前,年轻的印度板块向著欧亚板块挤压,神州大陆地动山摇,抬升起一座又一座的雄伟山峰,随后岩浆冷却,冰川消融,世界崭露五彩斑斓面貌。踏入内蒙古,百万年前大地遗痕即浮向目前。
立足于庞大巨石之下,深刻感受到自身是如此渺小,对于存世超过200万年的巨岩来说,人类生命何其短暂。地球上的壮美之景,令人惊叹造物主出神入化之技。坐落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北大山的阿斯哈图石林,恍若经由一笔一画细致雕刻而成。
世上各处皆有石林地景,如云贵高原与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地形,便是由成片钟乳石重叠形成。阿斯哈图石林岩体同样奇形怪状,却有别于周遭森林景致与圆缓山坡,傲视一切般独坐于山脊线上,别具一格的模样与此地格格不入。
阿斯哈图为蒙古语音译,汉语意思为险峻岩石,位处森林与草原交会地带。在更早以前,当地人称这些奇异之石为阎王砬子,砬子源自中国东北地区方言,用来称呼杂乱、耸立的岩石。造型奇特的石林经过地质学家数年研究,逐渐向世人揭开神秘的身世……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
万年又万年,山峰改造工程
五岳中,东岳山东泰安的泰山、西岳陕西华阴的华山皆为花岗岩体,因为花岗岩是由地下岩浆冷凝而成,硬度较高,表面通常较平滑。虽然阿斯哈图石林同为花岗岩体,却展现与众不同之貌。石林岩体一层一层堆叠,通常只有沉积岩才会呈现此种型态,阿斯哈图石林独特花岗岩样态,是地质学界历来争论不休的话题。
基本上地质学家分为两派说法。其一推测,阿斯哈图石林诞生于距今约200万~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时期,彼时大兴安岭冰层厚度可能达到数千公尺,近似现今南极大陆冰层厚度。数万年后冰川消融,切割了原本山峰改造山岭,使得地表上仅剩一些特别坚硬的石头矗立于山上。除此以外,花岗岩体上原本承载著厚重冰雪,但在霜雪融化后,石头上压力骤然减轻,花岗岩体于是反弹,形成层叠水平的龟裂状。
另一种说法是,阿斯哈图石林可能是冰缘岩柱,是冰劈和膨胀作用形成的结果。冰缘地貌常见于欧洲与北美,该种地区没有冰川覆盖但是气候严寒,因此仍会有夏季与冬季之别。岩石从冻土抬升过程中,酷寒冬季使得石块收缩,但夏季温度上升石块又会膨胀,因此形塑出层叠的岩石形状。
神秘冰川遗迹身世至今仍旧迷雾重重,但石林长久伫立于此,有待众人一探究竟。不妨亲自造访此地,细看石林千姿百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虫创意
阿斯哈图石林
体力_♥♥♥♡♡
地址_赤峰市克什克腾旗
门票_RMB 160
时间_08:00~17:30
怪石嶙峋,各有千秋
栓马桩
伟岸耸立的石柱背后映衬著原始白桦林,石柱造型形似栓马桩,人们遂称其为成吉思汗的栓马桩。
桃园三结义
©陈育升/旅读
三个相邻石柱由两组垂直节理切割而成,形似三位一体,如同三个兄弟在结拜。中间为关羽,因石柱较挺拔,左边为刘备,因柱体较为矮小,且石柱上方如人体肩膀上有一轮草鞋形状,右边大石柱则似张飞举著粗壮胳膊。
书山
©陈育升/旅读
岩石名称源于韩愈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柱状石墙规则排列,长有90公尺,高有10公尺,像三本书侧卧在一起。
平衡石
©陈育升/旅读
菱形石柱由两组垂直节理平行组成,经专家测量,不平衡程度不超过100公斤。石缝间木棍是人们放置,具祈福求平安作用。
老君炼丹炉
正面看,中间像太上老君,其正目不转睛盯著丹炉沉思著。侧面看,岩石慢慢倾斜,石柱中段微微上翘,好似太上老君胡须被风吹起。其为角峰,由两个岩柱相互挤压而成,经过长期风化,边缘成流线型。
擎天双柱
©吴歆宜/旅读
石柱高15公尺,又称夫妻石。左边是位男士戴著帽子,右边是位女士,最上方开花长草如女士配戴的装饰品。当地有句俗谚:「夫妻石前站一站,海枯石烂心不变,夫妻石前走一走,生活幸福到长久。」
灵芝峰
©陈育升/旅读
由右往左看,石柱层叠之样状似灵芝,由左往右看,又像口含金币的蟾蜍,灵芝峰因此得名。该石柱为原生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形成。
将军床
©陈育升/旅读
相传成吉思汗大将木华黎酒后醉卧于此因此得名。该石块为花岗岩石柱倒塌后形成的石台景观。石块宽12~13公尺,当地有一说「将军床上走一走,健康到永久」。
七仙女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
七座石柱横卧山脊上,为阿斯哈图石林最壮美的石柱群,石柱展现了花岗岩体秀美、灵动与雄伟之貌。
北京猿人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
石柱由两个垂直节理的石柱组成,因差异风化与重力作用形成。从正面看高颧骨、秃额头与宽嘴巴,好似北京猿人形象。
****************************************
更多内容请详旅读《内蒙古GO!──大人的地球科学》
2023年10月号 第1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