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别报导】想当公务员?古比今更难!:科举废除一百二十周年

【作者】
文_ 龚元之 图_ 留荣锋/ 旅读、图虫创意、CTPphoto
2022年7月号 第125期
2022.07.29

综观古今,政府治理国家总需大量人才,昔有科举制选贤举能,今有高普考储备公仆。恰逢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廿周年,不妨穿梭时光洪流,一探古代考场,看历代才子如何闯窄门、求功名、得富贵。

 

 

人才比钱财更难得?

 

从古到今,中央政府治理国家总需要大量人才。但是在上古时代,据孟子说只要让百姓「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都能成为圣王了,可知普通人连吃饱穿暖都很困难,更别说接受系统化的教育。这治国的人才,该从哪来啊?

 

最容易想像的方法,大概就是统治者发动家里的所有亲戚朋友,三叔公带著八姪儿、五小姨领著十二表弟⋯⋯亲友们各统领若干部门。好处是大家知根知底,又有共同利益能一致对外。坏处嘛,就是宅斗、宫斗、企业豪门剧了。

 

另一种来源,就是从手下员工里发掘人才。「臣」这个字原意是男性奴隶,罪奴因为要服役,反而比普通平民更有机会接近官府与贵人,其中有才能的人或许就能得到提拔作为管事,再进一步变成官员。如商王武丁的贤相傅说原本是作版筑工作的奴隶,据说是武丁作了奇异的梦,因此举用了他;武王伐纣时宣告纣王的罪名之一就是他不任用「王父母弟」等亲戚,反而提拔「四方之多罪逋逃」(逋,音ㄅㄨ)的罪犯为官。当然,这种方法的不确定性很高,而且贵族们相当不乐意奴隶来争夺(可能)属于自己的管理权力。

 

于是,周代干脆发展出「国学」制度,直接建立学校来教导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就是当时贵族的必修科目。据《礼记‧ 王制》中的记载,乡里中才德出众的人也能经过层层选拔,作为「俊士」和「选士」进入国学,与贵族子弟一同学习。负责主管教育的大乐正会从学校里选拔优秀的学生推荐给天子,再由负责任官定爵的司马来考核他们是否适合当官。这些最出众的学子,就称为「进士」。

 

 

 

王官之学散入民间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这套规矩自然玩不下去了。王官之学离散后,还掌握有相关知识技能的贵族继续传承这些学识,形成了「学在私门」的状况。对于诸侯与贵族们来说这也不错,不必花钱去培养人才,人才自己学好了以后会跑来求职,我从里面挑合用的就行啦!因此这段时间有许多「游士」的传说故事,如孔子周游列国、苏秦游说合纵佩六国相印、孟尝君靠鸡鸣狗盗逃离秦国等,大师、客卿、食客们游走于各国权贵间,寻找一展长才的机会;而贵族们也把优礼士人当作营造自己声望的手段,战国四公子都以门下食客众多著称,虽然其中大部分可能都是碌碌无为之徒,但只要有一两个如冯谖(狡兔三窟)、毛遂(毛遂自荐)这样的人才,那就赚到啦!

 

不过这些游士为了搏出名,经常会各种炒作名声,有时也会成为社会乱源。韩非相当讨厌这类人,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主张治国还是需要靠法制。他的粉丝秦始皇热情地实践偶像的学说,在秦国原有的「军功爵等」与「保举」之外,再加上「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学吏制度:学僮毕业后通过严格的考核,就能到政府里担任初级公务员了。

 

考过才是人才!隋朝始设科举

 

汉承秦制,不过这时代已经没那么多战争可以计功,因此察举制显得更为突出。察举是由负责官员透过「乡举里选」,考察地方民意舆论,选拔人才推荐给中央。推荐的科目很多,其中最受当时人重视的是「孝廉」。不过人才推荐难免会有浮滥现象,因此到东汉时加入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考试评估,形成荐举为主,考试为辅的模式。

 

 

但是到东汉后期,察举被贵族与官僚把持,察举名不符实的状况越发严重。有鉴于此,曹魏时改行「九品官人法」,后来改称「九品中正制」,引入层层考核的机制来改革察举弊病,但是很快就堕落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世家大族透过选拔制度垄断朝廷权位,更是严重威胁皇权。因此,隋文帝统一天下后,便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由地方推荐人才应考「秀才」,形成以推荐为辅、考试成绩为主的选官制度。隋炀帝又设立「进士科」,一般认为这就是后代科举制度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