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二月精彩封面】探黄土神奇地貌:寻找黄河第一弯

【作者】 劳郁
文_ 吴歆宜/ 旅读中国 图_ 吴歆宜/谢光辉/旅读中国/ CTPphoto
2017年2月号 第60期
2017.02.03

位于山陕二西交界的石楼,因地处偏远、山路难行,一直不甚出名,直到宛如浑圆「句号」的黄河奇弯照片流出,才逐渐为外人所知。

 

说起山西境内的黄河景点,一时半刻也说不完。从晋陕峡谷的深浅沟壑、壶口瀑布的大小悬瀑,到能极目山河的登鹳雀楼、「长城与黄河握手处」的忻州偏关老牛湾,有山水、有建筑,有自然天险,也有人文地景。

 

但是这回我们匆匆掠过名声响亮的景点,选择从太原直奔石楼,一处号称坐拥黄河天下第一湾的小县城。

 

据说此地有著黄河五千里河道上少见的圆弯,河道最窄处仅相距七百公尺,从对侧山坡看去,形如完整圆圈。从网上照片看来,还真是浑圆对称,就像地表上遗落的一个「句号」,至于实际上的视觉效果是否真如图片震撼,还得走上一趟才知分晓。

 

当年的黄河码头畔,一位小贩肩挑著菜蔬赶早市。

 

黄河航运终点站

 

石楼距离省会太原约莫三百公里,因为夏季大雨,泥水淹过路面,一路并不好走,半途我们绕道明清时期的北方商贸重镇「碛口」(碛音同「企」),在此住宿一宿。

 

「碛口」古镇是黄河水与支流湫水河(湫音同「角」)交会之处,因湫水含沙量极高,汇入黄河之初,形成一片激流乱石滩,挤占黄河河道,使原先四百公尺宽河面猛缩为八十公尺。无论再老经验的筏客,到此绝计不敢再往前行,商贾则多在此离开惊险的黄河航道,下船改走旱路。

 

地理上的限制,意外使得碛口成为清干隆至民国两百余年间,黄河下游重要货物转运站。

 

鼎盛时期,这处弹丸小村,每天竟有一百五十艘皮筏往来,造就客栈、货运、票号等行当三百余间。而高高耸立在古镇最高点的一座黑龙庙,就成为往来筏客、商贾的精神寄托,时至今日,即使黄河航运不再如昔日鼎盛,龙王大殿前的香火依然不绝,护佑著碛口古镇,以及河岸对面陕西吴堡县的两岸村民。

 

李家山著名的立体结构窑洞,最多可达十一层。

 

大宅一门连百院

 

离开碛口古镇,仅仅往北一公里处的湫水河畔,座落著结构独特的西湾民居,正是当年发迹于碛口的明清望族陈氏家宅。陈家先祖于明朝末年迁移至此,传承至第四代陈三锡成巨富,便是靠

在碛口转运南北货物、利用水旱路转运发家,后人将之尊为开启碛口两百余年繁盛第一人。

 

按照晋商规矩,行商之际不能携家带眷,于是陈家人便在西湾坡上,建起一栋又一栋的连绵宅院,使家中男女老幼在此安居。

 

由黑龙庙戏台可望见对岸陕西吴堡,正所谓「山西唱戏陜西听」。

 

为了保护家人安全、避免财产损失,西湾民居格局特殊,俗话说「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整个院落以五条巷子、卅余座宅院组成,院院之间以隐蔽小门相连通,只要进入一座宅院,就能畅游全村。

 

如此设计既可分别独立,又可整体贯通,对内方便亲族往来,对外又能达到防御作用。从西湾民居南门进入院内,一株三百年岁的大枣树欣欣向荣,见证了十几代陈家人的大起大落,如今多数院落中,还有陈家后人居住其中,过著寻常生活,对于几代前的繁华早已不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