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从罢黜百家到全民开讲

【作者】 白宇
文_ 邝介文/旅读 插画_王盈颖/旅读 图_图虫创意
2022年6月号 第124期
2022.06.06

柘,早成文学史上经典隽语。而它还有后续:「 这是智慧的时代, 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有趣的是,狄更斯将负面形容词置放在正面形容词之后,读来未免悲观。魏晋局势虽然大抵如此,现今回过头看,却应当是: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愚蠢、怀疑的时代,也是智慧、信仰的时代⋯⋯

 

 

学而优则仕,古今皆然

 

政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学术也是。近代或有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例抨击孔子,将封建与守旧、专制画上等号,其实多是后人为了落实私人意图,额外望文生义。原先相对中性的《论语》章句,通过「居心叵测」的学者解读、挪移、嫁接,成为国家施政支点。于是,尽管《论语》当中少有政治思考,却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注脚。

 

人人都是自媒体

 

如果控制舆论必得控制思想、控制学术为了控制政治;那么一旦政治崩盘,就会连带使得学术、思想、舆论层层向下解放。这却不是坏事。毕竟户枢不蠹、流水不腐,长久定于一尊的状态,使得当时儒士/儒法早已外强中干。正巧遇上局势紊乱,学术、思想、舆论亦获得重生契机,像是突然接通网路,原先只有官方说法的时代,一下子变得人人都是自媒体。

 

修身为了治国vs修身为了养生

 

上一个能够如此「全民开讲」的时代,必须回推春秋战国了。那时,同样因为群雄并起,九流十家纷纷提出建言,有的主张去功利,有的主张去现实,却只在个别立场见出个别面向。法家起来了,几十年过去就没落了;墨家起来了,几十年过去就没落了。唯有孔子看到了礼崩乐坏背后的症结,接纳过往以延续未来,对于安适的渴求永远是他心之所向。

 

进而忠君爱国,退而花天酒地

 

再次群雄并起、再次面临乱世,魏晋一代可不像春秋战国这么理想主义了!

 

鲁迅曾在一场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说提及,魏晋以孝治天下,乃因政权系由巧取豪夺而来,自己不忠,虽令不从,莫可奈何,那也只能曰孝了。比如孔融与嵇康见杀,欲加之罪都是因为不孝。讽刺的是,曹操求才,却是「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既然不孝可以为才,不孝又何必杀之?可见,要杀要剐根本悉听尊便,说什么仁义礼智、温良恭俭,一切都是浮云。

 

©图虫创意

 

无为有处有还无

 

魏晋士子花天酒地、装疯卖傻,主动原因是避祸,被动原因则是求官无门。科举尚未出现、察举却露疲态(详见P.59)的夹缝时代,负责物色人才的官员把持了出入仕途的通道,各种攀龙附凤、欺世盗名现象屡见不鲜。像是现在的推荐甄试,原意为了扩大选才基准,久而久之却沦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社会阶层愈趋僵化。

 

这是绝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孔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巩固了主权亦巩固了意识,却也在不知不觉间学而不思、罔亟必反。东汉以降的三百余年,正是一个从疆域到施政、从社稷到民心、从所感到所为,在在浮动游移的时空,一次对于学而不思的反动。却在愚蠢、怀疑、黑暗、绝望的冬天里,开出智慧、信仰、光明、希望的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