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穿越千年】模仿士子打扮,追求风雅时尚:明代也有真、假文青!

【作者】 龚元之
文_ 龚元之 图_ 陈巧廷/ 旅读中国
2017年1月号 第59期
2017.01.26

 

现代人追求时尚,往往是亦步亦趋地跟随著名人或者杂志的搭配。其实过去也差不多如此,经济宽裕之后,平民百姓爱装文艺,人人都模仿起读书人的打扮,导致士子的特殊光环顿时大为失色。感到认同危机的「真文青」,赶紧用复古风创造不同姿态,告诉大众这才是「真风雅」⋯⋯

 

 

还记得前几年跟朋友去日本玩,因为是工作好几年后第一次出国,预算比当学生时宽裕得多,总算有机会体验过去只在旅游书看过的祇园祭、川床料理等京都特色文化。

 

行程当中有一天,我们报名了京都观光协会主办的岚山宫廷鹈饲半日游──傍晚时观览岚山夕景,之后在百年老舖渡月亭品尝京料理,薄暮时分登上饰以彩棚与御帘,妆点出平安贵族风情的游船,于夜间观览古代流传至今的鹈鹕捕鱼技法。

 

还记得那日天朗气清, 两岸山色如黛,碧沉沉的河水荡漾著灯火摇曳的微黄,船头身著平安装束的船夫撑著篙欸乃前行。大堰川上清风徐来,夏日的烦闷尽去,不禁想起了《源氏物语》中光源氏探访明石之君的情节,一时间彷彿亲身体验到了千年前平安贵族精致优雅的生活。

 

正当我们笑览川上诸舟,自谓「风雅孰能过我」时,忽闻絃声铮铮,一艘游船与我们的船交错而过。造型只是普通的屋形船,昏暗暮色中但见船内一女子身著粉白夏装和服,低著头拨动怀中三味线,舟内众人凝神聆听。

 

两船交会仅有片刻,我目送著那艘船往渡月桥的方向而去,河上仍飘来依稀絃音。在这宛如「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情景中,我与朋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表情中看到「呜,输了⋯⋯」的憾恨感。

 

不过人在山水之间,却抱持著这等骄傲胜负之心,这本身就是挺庸俗的吧⋯⋯如此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好笑了。

 

这种「雅/俗」的意识,正好也是晚明审美观的特点。这种概念的出现,反映的其实是社会经济的过度繁荣,以及阶级流动带来的不确定感—什么意思呢?

 

成衣鞋子市场化,带动时尚敏锐度

 

在明世宗嘉靖年间,南闹倭寇、北有蒙古,皇帝著迷修炼成仙,朝中又有严嵩父子乱政,看起来真是个恶劣困苦至极的年代。然而在此同时,经济却也蓬勃发展了起来,江浙、闽粤等地形成了一个个「工业区」,带动了地方经济。

 

举例来说,吴中(苏州一带)以丝织业闻名天下,当地人大量投身纺织业。有门路有资金的商人可以购买织机并聘请高级织工,织造妆花、缂丝、锦缎等顶级织品,称为「机户」,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小型手工纺织厂。有技术的「机工」可以在自家纺织高档丝绸,也可以到商家开设的机房工作,按日计酬。就算天生手残学不会纺织,也可以专心于养蚕缫丝,出售生丝赚取温饱。当时江浙一带的农地大量改为桑园,为纺织业提供原料,因此当地的粮食产量很少,主要向湖南、江西等地购买。

 

松江(上海一带)则是以棉纺织业著名,号称「松郡棉布,衣被天下」。当地本身即是棉产区,又从山东、河南等地收购棉花,运回松江纺纱织布。正德间编纂的《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农民单纯靠自家种植的粮食不足以度日,需要用纺织所得来维持生活开销。可以看出这种商品经济的生活型态在嘉靖之前已经存在,并且逐步取代过去「自给自足」式的经济模式。

 

规模生产带动了技术提高与产量上升,开放海禁带来的大量白银更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相较于自家耕作之余织布做鞋,大众倾向把更多精力投入生产地方特产,拿去市场上卖掉,得了钱再到布料行买喜欢的花布(自家染不出来)、在鞋店买织好的蒲鞋(便宜,而且自己织太花时间),或者直接在成衣店买套新款服装。女人也可以直接在市场上买到绣好的鞋面,花样众多可以任意挑选,回来再按自己的脚型裁开制作即可。

 

由于商品市场化,大众在制作和购买时就更考虑时尚因素,许多原本昂贵的商品在大量制作后也变得便宜许多。例如范濂《云间据目抄》中记载:「瓦楞騣帽(騣,同鬃,马颈上长毛),在嘉靖初年惟生员始戴,至二十年外则富民用之,然亦仅见一二,价甚腾贵,⋯⋯万历以来,不论贫富皆用騣,价亦甚贱,有四五钱七八钱者。」这种帽子在嘉靖初年要价四五两,只有秀才和有钱人戴得起。但流行以后制作者众,到万历晚期只要一二钱,价格跌到从前的百分之二,连乞丐都能戴啦。

 

问题是,什么才时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