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旅读早安】放弃挣扎 对岸网路流行「躺平」

【作者】
文_黄雪滢 图_GNEWS@澳喜农场、每日头条、Pexels
2021.08.06

近期,对岸网路流行一种自嘲:「躺平主义」──与其与现实挣扎,不如直接「躺下」投降,以此延伸出的「六不主义」,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不被剥削,亦掀起讨论浪潮。

 

 

中国大陆网路近日流传「躺平主义」,既青年碰到困难时,不用面对、挑战问题,只需要躺平。看似佛系词语与行动,虽引起年轻族群共鸣,却意外获得官方关注,除原贴文遭删除,关闭多个论坛讨论外,多家媒体甚至发文痛斥「躺平文化」,声援、声讨文章一时充斥网路。

 

「躺平」源自一则已被删除的百度贴吧,贴文作者主张「失业两年都在玩,没觉得哪里不对」,因为他不愿接受、追求社会「成功」的定义,选择原地躺下。后引起各论坛讨论,豆瓣的「躺下群」更拥有近6000名成员,提倡「六不主义」,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不做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等,追求降低自身欲望,维持基本生存所需。 

 

 

由此可见,躺平主义的出现,是为了抵抗「内卷」文化,即资源有限下的过度竞争。对躺平主义者而言,与其在恶性竞争环境原地奔跑消耗能量,又不想「跪著」,倒不如躺下放弃挣扎。近三十年大陆经济不断高速增长,但生活成本、房价、物价高等声音不断浮现,在突飞猛进的时代,一味追逐可能引发心理疾病。因此,有网友将自己的躺平哲学概括为「以身心安宁为重」。

 

大陆青年颓丧文化还能追溯到二〇一六年的「葛优躺」剧照,演员身著碎花短袖衫瘫躺在沙发,眼神空洞迷离。之后被年轻网友制成梗图,纷纷在抒发自己情绪时引用,形成网路「丧文化」。「小确幸」成「小确丧」,本来应该积极向上的青年丧失光芒。如今「躺著主义」再起,也有评论指出官方除担心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外,更担心其背后「不合作」的含义。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栋梁,也是最敏感于社会现况的族群,上世纪英国青年不满社会,为摇滚文化繁衍出庞克音乐。现今有台湾独立乐团「好乐团」所演唱的《他们说我是没有用的年轻人》,每个时代年轻人无一不用自己的方式在呐喊、低喃、吐槽,其讲述可能是一大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