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别报导】美国植物探险家镜头下的深秋华北:柿园与高粱田
廿四节气的历法大约定型于汉代,当时的首都是黄河主要支流──渭河旁的长安城(今西安市),因此节气所定的天候现象便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由于中国是一个横跨温、热两大气候带的国家,所以最能呈现深秋十月节气之美的,就在秦岭与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的广大华北地区。
植物间谍留下百年前影像
若要找出最能显现华北秋季风情的植物,大概首推柿子了,它是长江流域的原生植物,后来逐渐引入华北以及日韩,在中国栽培历史已超过两千年,是一种长寿、少病虫害的果树,华北地区更有在过年吃柿干的习俗,称之为「事事如意」。
清末时(西元一九〇五年),一位受雇于美国农业部门的植物探险家── 迈耶(FrankNicholas Meyer) 抵达北京,他的目的是收集可在美国种植的经济植物,也就是时下俗称的「种苗间谍」。
柿柿难料
柿子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的含量比苹果高,富含维他命A(β- 胡萝蔔素),还有能预防肿瘤的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酚、桦木酸等抗氧化物,所以本草纲目认为柿子有清热润肺、健脾益胃的食疗效益。不过未成熟的柿子含有高量单宁酸,这是它们在成熟前防止鸟兽盗食的防卫机制,单宁酸与高蛋白的食物混合后,会形成坚硬的胶状凝结物而卡在肠道里,这是农民历的饮食禁忌中,有许多不能与柿子共同混吃的说法。
柿柿如意
目前全球的柿子有百分八十产于中国大陆,其它主要产地是日本、韩国与巴西。中国柿子传入日本后,经过品种改良而于十九世纪初大量引入南欧和美国加州,一八九〇年代更引入巴西,由于秋季正是水果产期青黄不接的时段,柿子这种浑身充满黄金光泽,鲜食入菜皆宜的中国水果,不但象征著秋收的喜悦,更丰富了全球人类的饮食选择。
全方位庄稼──高粱
高粱的种皮含有单宁,所以生涩难咽,其淀粉和蛋白质比玉米还难以消化,而且蛋白质中的离氨酸(也称做赖氨酸)偏低,而白氨酸(也称做亮氨酸)则过高,若是长期单食高粱的话,会导致维他命B3 缺乏和营养不良所产生的癞皮病。
不过用来酿酒则相当优良,因为它的淀粉含量高,而且没有特殊的味道干扰酒的风味,能够酿出香醇无比的白酒,著名的山西汾酒便是纯用高粱一味酿造的。而且高粱是禾本科谷类作物中,额外用途最广的一种,能充当茅屋的屋顶屋墙等建材,又能编织蓆子、箩筐乃至扫把与锅盖,叶子还可当饲料,堪称全方位的庄稼作物。
百日收成极致经济作物
一九一四年九月中旬,迈耶路过今天隶属西安市的周至县、以及隔邻隶属宝鸡市的眉县,刚好遇到农民采收高粱的景象,这是当地农民在春小麦收成后的第二期作物。高粱是能耐受炎热与干旱的作物,陜北高原气候干燥没话说,可是高粱只要低于摄氏十五度就会停止生长,它们能长在陜北地区吗?
原来, 高粱从播种后平均一百天即可收成,西安的年均温只有十四度,但是从七到九月间,月均温最低时尚有二十点六度,而最高月均温则到达廿九点二度,这样的月均温让高粱可以正常生长,并在九月底、十月初完成采收。
再者,虽然陜北地区年雨量只有大约五百公厘,但是雨量集中在七至九月,而且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即使气候反常发生旱灾,高粱也不会枯死而进入休眠状态,这种适应特殊气候的陜北高粱,正是迈耶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外收获。
土产难再
因为有了迈耶这位早期的引种先驱担任开路先锋,时至今日,高粱已成为美国第三大谷物,产量居世界第二,出口量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六十!而中国年产量只有一百八十万吨,每年需求量却高达九百万吨,所不足者全赖从美国与澳洲进口,是全球第一大高粱进口国。
台湾对高粱消耗量最大的金门酒厂,其年需求量约二万五千吨,然而金门自产者仅八千吨,不足之处都从澳洲和辽宁省朝阳市进口,连自来水也都来自厦门,可见在全球化下,不仅所谓「国货土产」只剩下「品牌商标」以及在地的制造过程而已,就连传统各地的固有独特风貌,也逐渐趋于同质化,一百多年前迈耶所见的华北农村秋季风情,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20 年 10 月【求神问卜三千年】
✦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