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紫禁长堑─天子脚下的门禁

【作者】 闻廷
文_甘炤文/旅读中国 图_陈育升/旅读中国、CTPphoto、视觉中国
2020.06.08

翻开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政权为了守护国祚、抵御外侮,无不戮力于养兵蓄锐;行有余力者,则纷纷强化边防工事,或广筑军事要塞,意图将所有不请自来的「异端」阻挡于王土之外。

 

 

自战国时代以来,「长城」即是此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些由各朝代、各政权打造的连緜墙体广布于神州大地上,复因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坏而断续生灭;降及明代,明成祖朱棣掌握大权后,决意将国都自应天府(今南京一带)迁往原先自身的封地顺天府(今北京一带),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北方──换言之,更接近互相敌对的族群与「境外」势力──如何确保新都长久的绥靖安宁,于是显得益发重要。

 

蜕变中的长城:从国防到观光

 

大体而言,北京作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分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其战略地位不言可喻。自明太祖洪武年间伊始,中央为抵御北方「蛮族」南下侵略,悉心展开了一系列的新修暨重建边防计画:从外长城(外边)、内长城(次边)到外三关、内三关,土木堡之变后,由于鞑靼、瓦剌等草原部族变本加厉地骚扰边境,包括长城在内的诸工事营造于是变得益发迫切。明孝宗即位后,除却加紧修葺相关硬体,更完备了倚托长城沿线所设立的「九边重镇」;长城至此进一步与军兵制度形成更紧致的连动关系,实现以点控线、以线制面的布局,并建制起帝国多边化的防御体系。

 

而今日时人所熟悉的「长城」,多半指涉由明代筑造(或重修)、复经当代整饬的长城段。由于开建时间较晚,加以使用的材料、投入营造的技术和督工的品质均获得巨幅改善,卸下军事防卫的国之重任后,这些集中于北京京郊地域的长城,转而发挥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观光价值──除却故宫、天坛和天安门广场,一道道蜿蜒于高丘低壑间的古老建筑群,无疑也成为东、西方游客抵京之际,必定躬身造访的历史景点……千百年来天子脚下的门禁,于今正式向全球开敞了。

 

通俗系:游览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

 

若论大北京京郊所分布的长城景点,个中名气最响亮、接待游客数量最高的两处,谊属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了。

 

位于北京延庆区的八达岭长城「成名」甚早,据学者专家考据,约略于战国时代,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一带便存有相关的军事防御建置,其走向大致和今日所见的明长城段相符。由于交通便利、保存完善,且在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加持下,作为居庸关重要前哨的八达岭长城也就成为游人旅京期间优先游赏的长城段了。

 

相比之下,群山围环、绿意清奇的慕田峪长城,则更加蒙获欧美外籍人士喜爱。慕田峪长城的造建史可推溯至北齐,降及明太祖朱元璋主政期间,为强化边防,遂命大将徐达等人在北齐长城的遗存基础上续修工事,逐步形成今日游人所见的样貌。除却坐拥「千树桃花万树柳」的风光,本长城段地势相对平缓,能具体而微地体现工法匠艺,比如正关台、大角楼、十五号敌楼(电影《非诚勿扰2》曾在此拍摄求婚场景)等,都是饶富特色的建置,值得来客伫足品味。

 

北京八达岭长城©谢光辉/CTP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