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寻字人间】风人深致 漱玉其词:七十述学
自述是可以「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的。
《述学》终章之缘起篇写道:「不为写传,只是述学」,
「自画影声,贤者不为」,「亦喜亦惧,无减无增,交卷而已」。
梦溪先生今已年近八轶,他在《述学》终章之缘起篇写道,「不为写传,只是述学」,「自画影声,贤者不为」,「亦喜亦惧,无减无增,交卷而已」。真感谢文史研究馆跟先生布置的这个学行小传之作业,让世人得以一览上世纪四〇年代以至本世纪初年此国此土的学人际遇。本书凡十七章,除却附录,各章皆以两字称名。〈发蒙〉、〈进学〉、〈大学〉、〈学变〉、〈感遇〉、〈反正〉、〈倒悬〉、〈归趣〉、〈入史〉、〈学缘〉、〈访学〉、〈病课〉、〈讲学〉、〈宗经〉、〈国学〉、〈立敬〉、〈缘起〉,念之有珠玉金石之声,庄敬之感。兴发转合起承,围绕一「学」字,章章旧雨,给予震恸、真趣、新知。
〈发蒙〉章开篇:
❝「我是农家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那个年份,……出生在吾国北方一个名不见图籍的小村庄。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没有特别的富人,也没有特别的穷人。户与户不是比邻而居,而是各营一地,自成院宅。我家在村子的东南,与各家拉开一二百米的距离。屋后是菜地,菜地周围有树木,几棵樱桃树和几棵李子树,记忆最深。」❞
这里记述的是一个远去的中国,小村、溪、树、菜地,春天开满野花,赶春的鸟,这个儿时最初的经验可能就这样根植于一个人的内心,而童年记忆最深的樱桃树和李子树想来是一个人最温厚的来源。梦溪先生用笔厚朴,讲到一九五八年高中暑假回乡,发现村中各家只能去公社食堂吃大锅饭,他无论如何吃不下去,让他惊异的是,
❝「北沟和北河那些草、那些花,那些树、那些柳条、那片杨树林,已经荡然无存。她们都到哪里去了?我儿时的乡村哪里去了?」❞
只此一笔,一个覆地翻天、消弭生气与真趣的时代就给写出来了。
及至中年出文入史,治学术思想与人物,研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入明清,入宋学,入经学,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办《中国文化》、《世界汉学》,「汲古」,同时看见世界。感遇、交游,元气充沛,连「病」都可以是「课」,更因之清明喜悦,竟获致最内在的自由。与前辈学人的交游、通信,见与不见。与赵朴老的默对致意,与柳存仁先生的澳洲奇遇,与余英时的第一次晤面,都让人感佩。尤其与余先生首一见面的通夜畅谈,之后住在余宅,又几乎三天三夜,及至送别,余先生以隽雅的书法写了三首送行诗,其一:
❝「卧隐林岩梦久寒,出山溪水自湍湍。如今况是烟波尽,不许人间弄钓竿。」❞
有寒梦,有湍溪,有人间的促席欢对,有烟波尽处的惜别,余先生题:
❝「梦溪道兄远道过访,论学评文,三年来未有此乐。今将别去,因书旧诗并略易一二字,以壮其行。」❞
如此让人钦羡的知遇之刻与惜别,似人间稀见的旧时月色。使展读此书的我,竟竟月欢悦非常,如在林泉间听见最初的声响。
↶↶↶加入旅读LINE@好友,好康优惠讯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