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瞅中國】科幻小說裡的現實中國
當代中國科幻小說一時鵲起,過去兩年皆有作品榮獲科幻文學最高榮譽的雨果獎。這些小說已跳脫對科學盲目樂觀的筆法,而走入更深一層,透過科幻再現中國現實──例如《三體》側重國際間競爭的刻劃,《北京摺疊》探討階級壁壘……
甫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自小便養成閱讀習慣,即使日理萬機,每天僅睡五個小時,依舊閱讀不輟,中國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英譯本便在其中,粉絲歐巴馬甚至也曾發電子郵件給作者。《三體》為二○一五年雨果文學獎長篇小說類的獲獎作品,雨果獎素有科幻文學的諾貝爾獎之稱,可見此作之地位。
在劉慈欣之後,二○一六年中國作家郝景芳再以《北京摺疊》獲雨果獎中短篇類小說殊榮。科幻小說為何在中國一時鵲起?這兩部獲獎作品又寫了些什麼?
中國科幻小說的前世
造紙、印刷、指南針與火藥,是中國人自豪的四大發明。然而,這些科技創新能力卻未能持續進化,十九世紀中期開始,導致中國積弱不振的關鍵,卻也是西方國家的船堅炮利。
當四大發明成為昨日黃花,大眾在積弱的國度裡窺探與想像新的世界。廿世紀前後,各種科幻想像不斷浮現,一九○四年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小說》極具象性。故事描述中國新登科的士子孟龍華見時局動盪,上奏改革對策,卻反遭治罪,孟龍華唯有攜家帶眷逃離中國。途中,結識日本氣球家,而後搭乘氣球造訪世界各大國度。
小說所述甚雜,有趣的是顯影了時代,既有孟龍華結識反清革命志士的情節,也有世界觀的描述,及與日本氣球家、美國傳教士的交往等。整部小說的高潮則在於月球成為中國殖民地,這在中國受列強侵略的時代裡,正是不無荒誕的宣洩。
一九四九年之後,科學不再只是想像。共產黨強調「民主與科學」的精神與價值,在社會主義體制中,科學除了是「科學家強國」的志業外,更是改變社會、提升國家實力的實際動能,在這樣的思維下,科學一詞代表著「科學改變中國」的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