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封面故事】1580 A.D.HERITAGE 看的是文化縱深─景點

【作者】 鄺介文
文_鄺介文/旅讀中國 圖_陳育陞、李麗文、吳素馨/旅讀中國
2019.12.05

氹仔舊城區

 

因為填海造陸計畫,氹仔與路環兩座小島,進而連接而成一座大島,海埔新生地上拔地而生金光翠燦的各色酒店,與原先氹仔小區形成鮮明對比。與納入世界遺產的建築不同,這裡同樣保有完整葡式聚落,牆面卻不刻意修整粉刷、巷弄卻不刻意截彎取直,反而透出時光淘洗過後的隱隱滄桑,別具一格。

 

鄭家大屋 

 

唯有澳門這樣的通商口岸,始能孕育鄭觀應這樣的思想家。這位在閉塞的時代提出君主立憲的改革先鋒,著作《盛世危言》就完成於鄭家大屋。大屋在極不規整的土地上力求規整的格局,可以看出「中學西用」思維也體現在家居布置。對過即是世界遺產亞婆井前地,數步之遙卻彷彿置身兩個世界,這是澳門魅力。

 

©陳育陞/旅讀中國

 

旗緣 

 

旗緣正是這麼一個提供各色旗袍租借服務的小店,尺寸完備、配件俱全、男女皆有,這可能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機會。無論背後襯著中式建築如鄭家大屋、葡國遺產如龍環葡韻,穿上旗袍一點也不顯違和,反而風情萬種。

 

哪吒廟

 

多年以前,臺灣三太子曾在倫敦奧運場外掀起電音熱潮,澳門也同我們一樣,對於《封神演義》當中活蹦亂跳詭計多端的哪吒情有獨鍾。就在大三巴不過二十步之遙,就有一爿小巧的哪吒廟與聖保祿大教堂比鄰而居。隔壁甚至設置了小型博物館,展出澳門對於哪吒崇拜的種種文物與影像。

 

龍環葡韻

 

電影《激戰》有著有趣的一幕:主角阿輝以鱉腳英文對著褐眼珠高鼻樑的老闆討價還價,殊不知老闆開口就是流利的廣東話。這是澳門常見景象,認知上的外國人,其實都是本地人。土生葡人指的是在澳門出生成長的葡萄牙民族,而龍環葡韻博物館則以二十世紀初的格局、擺設,還原他們「西學中用」的日常生活情景。

 

©李麗文/旅讀中國

 

媽閣廟

 

外國遊客或許狐疑,怎麼澳門地名中文與英文截然不同?最初因颱風在媽閣廟登陸的葡國軍官,詢問當地人此地為何地,居民回以「阿媽閣」,音轉之下成為Macau。媽祖不愧為海上聖母,不但保庇漁民安全,也從海上帶來葡國文化。如今在媽閣廟外還可以見到葡人登陸的碼頭。

 

東望洋砲臺

 

葡萄牙王國海權時代建造的兩座炮臺,正是葡人立足澳門的象徵。一座是西邊的媽閣炮臺,另一座是東邊的東望洋炮臺。東望洋砲臺還曾經肩負另一重任:預報天氣。只見遺址內懸吊若干形狀不一的金屬掛鐘,用以展示海面船隻颱風強度的信號。只要水手望見遠方燈塔公告的訊息,就知道如何應變處置啦!

 

©吳素馨/旅讀中國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9 年 12 月 【澳門,在/再發現】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