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別報導】愛上陶藝,人生另闢蹊徑──耳語工作室Atelier Murmur
「工作於巴黎和杭州,兩個最好的城市。」三位同在法國愛上陶藝的女孩創辦了獨立工作室,目前兩位在杭州、一位在巴黎,以陶土為媒介,探索創作世界的更多可能性。
和王卓、江昕荷相約在耳語工作室(昕,音欣),感受了一回杭州設計師的日常。文創園裡陽光很好,進門時兩位女孩還沒放下手邊工作,室內擺上了大量粗胚、顏料和半成品,「我們的工作狀態很平常,有點像是打遊戲做任務,把該辦的事情一件件處理掉,通關了!」江昕荷笑著說。
從課餘休閒到以此為業
耳語工作室做陶器,但三位創辦人都不是學陶出身,王卓和江昕荷是浙大工業設計系的同學,另一位創辦人孫璟璟學的則是攝影。畢業後,三人同在法國馬賽美院求學,這段期間內有了和陶瓷的第一次接觸。王卓形容,陶土是很神奇的材料,擁有無窮可能性,每一次開爐,總能給創作者意料之外的收穫。
二○一二年,三人在杭州郊區租了間鐵皮屋,「耳語工作室」回到國內,創作者也有了落角處。當時,王卓還在校園裡兼任一份教職,陶藝創作只是業餘的愛好休閒,但慢慢地,她發現自己開始不滿足。日復一日,工作沒法讓她快樂,但陶藝與創作可以,「在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獨立工作室生存的可能性,」江昕荷說,她們決定放手一搏,成為專職陶藝創作者。
接單+辦展,在經濟與創作間找到平衡點
工作室名稱「Murmur」指的是盤旋在耳邊的聲音,這靈感來自十九世紀美國作家梭羅的作品《湖濱散記》:「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品格,像果實上的霜粉一樣,只有輕手輕腳才得以保存。在沒有比自由地欣賞開闊的地平線的人更快活了,我們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她們將從生活中感受到、卻不為多數人所知的聲音,以陶瓷來表達。學習工業設計出身的江昕荷和王卓並不贊成百分之百的手作工藝,但在小批量生產當中依舊保留部分手工製程,並以持續在作品中呈現自然元素,仍是一件相當美好的事情。
除了透過網路接單,耳語工作室不定期參加展覽,杭州活絡的藝術交流風氣給了她們不少機會,和餘杭融設計圖書館便有不少交流和合作。「參展的作品更多是概念性的,未必能做到批量生產,我們可能會在當中選擇具實用性的作為新產品,」看來對於世界,耳語工作室還有更多想說的話,這些就讓作品來表達吧。
網站_www.ateliermurmur.fr(全法文)
電郵_ateliermurmur@gmail.com
微博_http://tw.weibo.com/ateliermurmur
FB_https://zh-tw.facebook.com/AtelierMurmur/
微店_https://weidian.com/?userid=160201490
↶↶↶加入旅讀LINE@好友,抽東航來回機票!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6月號【本草綱目:給世界的情書】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