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二月精彩封面】勤勞而堅毅的俄羅斯與東北血脈──太平村碁先生
即使將電子地圖放大再放大,然而位在莫爾道嘎鎮和臨江村中間的太平村,卻是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莊。於清末民初形成的太平村已有百年歷史,規模不大,只有幾十戶村民居住,目前居民多為第三代、第四代華俄後裔。
年約五、六旬的碁先生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奶奶是俄羅斯人,爺爺則來自山東,因此他雖然長著黑頭髮,但五官立體,有一點俄羅斯族的輪廓,臉頰也像俄羅斯族,紅撲撲的。碁先生說,在以前祖父母的年代,額爾古納河沒有管制,兩岸人民可以隨時往返,直到民國後才逐漸有了分明的國界。
碁先生與家人住在傳統的木刻楞房,他十分自豪地領我們參觀。整棟房不用一顆鐵釘,全是以粗大的圓木咬合而成,因此在嚴冬中不會有凍裂的問題。圓木之間以苔蘚舖墊,從室內則可以看到牆壁全抹上白灰,密閉性佳。房屋雖舊,但冬暖夏涼,住起來仍十分舒服。
住家隔壁的另一間木刻楞,碁先生作為暖院使用。也就是在達到零下五十度低溫的寒冬時節,以防牲畜凍死,為牠們擠奶、產仔等工作的室內空間。這間房,連太平村土生土長的八、九十歲老人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蓋成,只能推估是以前蘇聯人建造的,如今功能依舊正常,不得不佩服木刻楞房的堅固耐用!
©何沐恬
和碁先生道別時,我們注意到屋子的窗臺上與門前都擺滿了花朵盆栽,看來喜歡裝飾住家環境,似乎也是俄羅斯族的特點呢!
跟著俄羅斯族與華俄後裔過一天
食:
大列巴
俄羅斯傳統主食之一,為圓形、鍋蓋大的麵包。出爐後,外皮焦脆,內裡鬆軟,口味微酸,以酒花發酵因此帶有酒花香。以前每座村子可能只有一個列巴房,因此製作這種水分少、耐儲存的大列巴放在家裡。吃的時候通常切成小塊,可沾果醬、搭配紅腸或是泡入湯中食用。
紅腸
外觀呈棗紅色的煙燻香腸,腸衣表面有皺紋。過去冬季打獵不易,紅腸適合在冬天長期存放,以補充熱量。
紅菜湯
基本上只要是用紅菜頭熬湯打底的,不論加牛肉、豬肉或純蔬菜都可以稱之為紅菜湯。源於烏克蘭,是一種相當家常的大眾湯品。
格瓦斯
源於中歐,最早是利用沒有吃完的黑麥麵包乾發酵釀造出的低酒精傳統飲料,含少量二氧化碳,喝起來如同黑麥汁。由於酒精含量低(有些無酒精成分),兒童也可以飲用,且常以水果或香草調味。
©任中豪/旅讀中國
住:
木刻楞
西伯利亞簡樸而結實的農莊建築,傳統上是以木頭和手斧刻出,這種房子有稜有角,非常整齊,所以稱之為木刻楞房。木刻楞整棟不用一顆鐵釘,主體以圓木互相咬合,中間墊上苔蘚,牆面上和泥、乾馬糞等,保暖不透風,有冬暖夏涼的優點。現在許多村子裡的木刻楞已經翻新,屋頂採用鐵皮材質,真正的老木刻楞所剩不多。
↶↶↶加入旅讀LINE@好友,免費送旅讀中國雜誌到你家!數量有限!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2月號【探詢內蒙古:呼倫貝爾】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