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眼鏡最早是出現在中世紀歐州的教會?醫材化身時尚單品的眼鏡究竟怎麼來的?
現代人生活中如果少了它,那將會有數以千計的人日日都是朦朧的一天。
幫助人們眼清目明的眼鏡,誕生不到八百年,就讓青春少年到耄耋老者,全成為其俘虜。
小時候還未近視前,總認為戴眼鏡又酷又新潮,這種心態大概跟眼鏡剛傳入明朝時,時人們以稀為貴的想法相似。若沒有阿拉伯學者對於光學研究的基礎,與義大利人對於眼鏡的發明,今日數百萬人可要過上頭眼昏花的日子。
眼鏡從矯正視力的醫療器材轉變為時尚單品,不到八百年就成為人們生活起居不可缺少之物。
英國知名歌手約翰.藍儂生前留下的一副眼鏡 ©PolizeiBerlin/Wikimedia Commons
教士們的外用良方
眼鏡具體形態直到十三世紀末才誕生,但是在此之前,深受老花眼困擾的人們難道盲人摸象般閱讀書籍嗎?當然不,根據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記錄,古羅馬皇帝尼祿會使用祖母綠閱讀,這種閱讀石如同半球型鏡片,是在眼鏡出現前最常見的閱覽工具。
©Ziko van Dijk/ Wikimedia Commons
眼鏡問世絕對要感謝一眾阿拉伯學者,數學家Ibn Sahl是首位研究埃及科學巨擘克勞狄烏斯‧托勒密的穆斯林學者,相傳閱讀石發明與其息息相關。後來阿拉伯學者Alhazen在前者基礎下研究光學,出版《Book of Optics》為光學與視覺理論提供巨大貢獻。學者推測眼鏡於十三世紀末於義大利比薩誕生,水都威尼斯是促成眼鏡發明與推廣的要角,這座城市的玻璃工藝技術發達,順理成章成為製造眼鏡重鎮。
©Wolfgang Sauber/ Wikimedia Commons
目前可以找到最早與眼鏡相關的畫作,則是出現在一三五二年的聖尼羅可教會壁畫,畫中僧侶戴著眼鏡書寫。一開始配戴眼鏡者,多為有老花眼困擾的教士與學者,直到十五世紀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術,這個西方文明的轉捩點促使閱讀人口大幅成長,間接使得眼鏡需求攀升。同時威尼斯人也將製作眼鏡技術傳向全歐,使其逐漸普及。
十五世紀初奧地利畫家Master of Heiligenkreuz 繪製的〈聖母之死〉,畫中左下角的教士已經使用眼鏡閱讀。 ©Public Domain
一四〇二年時Conrad von Soest 繪製的祭壇畫中已可見教士配戴眼鏡(右下綠衣手持書本老者) ©Public Domain
從舶來品到本土製造
眼鏡究竟是發源於中國還是從歐洲傳入,學界歷來爭論不休,但現今大部分學者傾向眼鏡是於明朝時沿著絲綢之路從歐洲途經西域傳入中原。最初眼鏡因為數量稀少價格高昂,只有達官顯貴才能獲得。生活於十五世紀的明朝人張寧在《方洲雜錄》中記載:「以良馬易得于西域賈胡滿剌,似聞其名為僾逮。」彼時人們稱眼鏡為「僾逮」,學者推估該詞可能是眼鏡阿拉伯文Al-uwaināt音譯,側面反映出眼鏡舶來品身分。
©Wellcome Images
明朝〈南都繁會圖卷〉反映出時人生活樣貌,在圖中能找到配戴眼鏡的商人,可見此時眼鏡已傳入中國。 ©Public Domain
明末清初(約為十七世紀中期)時人憑著精湛工藝技術,成功把舶來品變成外銷日本的廣貨。生活在彼時的儀器製造家孫雲球出版《鏡史》,內容講述眼鏡製作方式。後人繼承其製作眼鏡技術後加以改良,使用鏡片由玻璃改為水晶,誕生出異於洋貨的水晶眼鏡。
文人葉夢珠同樣生活於明末清初,也在著述中提及眼鏡的普及,《閱世編‧卷七‧食貨六》寫道:「順治以後,其價漸賤,每副值銀不過五六錢。近來蘇、杭人多製造之,遍地販賣,人人可得……」盛清時期眼鏡店更在各大城市如廣州、上海與北京都可見。其中,廣州為清朝重要貿易港口,眼鏡於此尤為盛行,道光時期《南海縣志》記載「太平門外有眼鏡街」,足以想見彼時眼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起居配戴物品,不再如珍寶一般稀有。清朝商船也曾多次將眼鏡運往日本,甚至《閩政領要》中記錄的漳浦名產之一便有眼鏡。
清朝婦女也開始使用眼鏡 ©John Thomson/Public Domai
時尚才是它的真面目
從西方到東方、十三世紀至今,眼鏡普及促使多種樣式的鏡框誕生。眼鏡最初於義大利誕生時,是將兩個凸透鏡裝在木框中,最後兩個木框再用鉚釘連接,這款眼鏡不能直接配戴,需要用手拿著使用。在《大明王朝1566》中,也出現權臣嚴嵩配戴眼鏡畫面,他使用繫上綾絹綁在腦後的無腳眼鏡,符合彼時眼鏡形式與非富即貴的使用者身分。
©Wellcome Images
清朝時期流行鏡腳折疊的眼鏡,配戴方法不是掛在耳上而是繞過頭部貼在頭上。 ©Wellcome Images
一七二〇年代開始,眼鏡型態愈加多變。像是普魯士古物學家Philipp von Stosch為了更好的檢閱骨董,首先於羅馬配戴單片眼鏡亮相,該款眼鏡也在十九世紀成為紳士們標誌之一。十九世紀長柄眼鏡與溫莎眼鏡相繼誕生,都為當時上層階級所喜愛。現今眼鏡款式百百種,早已從矯正視力的作用化身展現個性的時尚單品。
©Public Domain
西元一八四五年於維也納繪製的人物肖像中可見長柄眼鏡身影 ©Public Domain
十九世紀風靡的溫莎眼鏡 ©Museum Rotterdam
---
鏡框變奏曲
飛行員墨鏡
©Francis Flinch/Wikimedia Commons
©SenseiAlan/Wikimedia Commons
歷久不衰的經典飛行員墨鏡,絕對是眼鏡史上一大傑作。一九三〇年代量產的防眩光墨鏡,由美國軍方與紐約醫療設備公司博士倫公司合作,主要是為飛行員打造,用以解決長時間飛行時,太陽直射對眼睛造成的傷害。一九六〇至八〇年代美國歌手如巴布‧狄倫、麥可‧傑克森接連配戴此款墨鏡,使其成為重要文化象徵。
眉型框眼鏡
©Jacek Halicki/Wikimedia Commons
一九五〇至六〇年代流行於美國的眉型框眼鏡,是在黑框眼鏡興起前最流行的樣式。這種眼鏡將鏡片固定於形似眉毛的框架上,鏡框頂部形成一條不間斷線條,充滿俐落感。最著名配戴形象是肯德基創辦人,如今隨著復古風潮興起,這款眉型框眼鏡又再次受到大眾愛戴。
無框眼鏡
©Museum Rotterdam
©Museum Rotterdam
無框眼鏡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夾鼻眼鏡。一九八〇年代無框眼鏡蔚為風潮,在多部好萊塢電影中都能瞥見其身影,最知名配戴者為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如今隨著Y2K風潮,無框眼鏡在南韓又重新流行起來,新一波無框眼鏡風潮再次席捲時尚圈。
---
眼鏡發展年表
11th_閱讀石(Reading stone)在歐洲盛行
1286_眼鏡於義大利誕生
1352_最早的眼鏡形象出現於聖尼羅可教會壁畫
14th_眼鏡約在元末明初傳入中國
1455_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術,除了是媒介重大革新,也讓配戴眼鏡人口大幅增長。
18th_剪刀眼鏡與長柄眼鏡開始風行
20 th_眼鏡誕生多種形式成為時尚單品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道道道,到九州》
2024年9月號 第151期
https://www.orchina.net/product/514
****************************************
張慧萱
《旅讀》企畫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