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發現心臺灣】走進山海藝術基地
走過近十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年年為花東展現新風貌。循著依傍山海而生的裝置作品、開放的藝術家工作室,放慢步調,感受東海岸獨特生活美學。
沿著一片湛藍駛在台11線上,不時能瞧見或是神祕、或是狂野、或是優雅......各異其趣的裝置藝術作品。二〇一五年起,由交通部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辦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以藝術為經、自然作緯,交織出一檔展現東海岸生活風格的藝術節。隨著藝術節走過近十年,活動已成為融合市集、音樂會及走讀體驗的藝術盛典。
近年,藝術節進一步新增「開放工作室」、「藝串行動」等常態性活動,集結在地藝術家及花東特色藝文空間,不定期舉辦導覽、工作坊及手作體驗課程,帶領來客以藝術創作的形式,深度領略東海岸之美。
取之於地 盛放於地
面朝蔚藍海洋,背靠蓊鬱山林,由阿美族藝術家陳黃天佑打造的「海角工作室」是今年參與「藝串行動」的工作室之一。工作室靜靜坐落在鹽寮海邊旁,沿著種滿綠植的坡路向上走去,兼具創作、生活與作品展示的半開放空間迎面而至。
陳黃天佑相信,「美」俯拾即是,因此團隊以海邊撿拾的漂流木、原石及空間中的花草為素材,創作出件件保留著自然元素的質樸作品,向大眾推行生活中的木工、石器、編織和陶藝。以此為發想,工作室推行一系列手作課程。
其中,擔任「石器+ 苔球DIY」課程講師的廖千惠分享,有參與民眾表示,即便課程僅約兩小時,卻深深影響旅程結束後的生活態度。廖千惠一面赤著腳引領學員摘採植物,一面解釋道:「在這裡,透過一個小盆景,人們學會觀察周遭環境。」學會靜心體察後,原先普通的日常環境也不普通了。
距「海角工作室」不遠處,「光織屋(巴特虹岸)」兩位藝術家也有相近的理念:纖維藝術家陳淑燕擅長樹皮布等古老手藝,噶瑪蘭族工藝家杜瓦克‧都耀則以「Sanku 竹籐編魚笙」作品聞名,兩人在新社部落深耕多年,傳承部落工藝之餘,也傳遞藝術與自然共生的思維。
雖為漢人,陳淑燕卻藉由原始植物素材,尋回原住民手工藝精神。她熟練地示範樹皮布的製作過程:輕削泡過水的構樹,褪下帶有樹幹紋理的樹皮,將之反覆搥打、清洗及擰乾⋯⋯一張樹皮布緩緩舒展。陳淑燕說,植物纖維創作的過程,讓她進入部落重新學習植物的知識,深刻感受到原住民文化中對於每一生命的敬重。她指了手中的構樹,柔聲道:「在取下這些枝幹前,我都有先以小米酒祭拜,告知並感謝土地的饋贈。」
藝術為語彙 說山海故事
長年紮根於東海岸的藝術家在此汲取能量,諸多「外來者」亦是如此。二〇一一年起,每年夏季,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會聚集於台11線上的「海或手作民宿」,共同在沿線打造為期七天的「海或‧ 瘋市集」。
沒有政府執導、企業介入,「海或‧瘋市集」顯得草根而神秘。今年,市集共同創辦人莊勝鐘特別以「朽木家具工作室」的名義參與藝術節「開放工作室」,向遊人娓娓道來這段歷程。
當月亮從海平面升起,鹹鹹的海風拂過,盞盞燈火逐一點亮以回收廢材搭建的簡易棚子,裝扮風格迥異的人們穿梭於此。走在其中,有販售金工飾品、編織、染布、皮雕等作品的小舖,也有編髮、按摩、說故事等攤位,各式攤販兀自展現強烈個人色彩。莊勝鐘形容,創作者們好似風自由地遷徙,再於此匯流,讓市集有機地「長」出來。
興許是因為山海的包容,人們在此更能直面自己的故事。來自花蓮港口部落的阿美族藝術家伊祐‧ 噶照,作品深植於海洋文化。今年,他以對自身文化的觀察,策畫《海得了-餐具/家具展》。其中一套餐盤,搭配一柄尖端帶著石頭的小槌子,發想自族人於潮間帶採集貝類的過程。
「我們只是用藝術創造新的語言。」誠如伊祐‧ 噶照所說,在東海岸,人們透過藝術轉譯生活的印記,來來去去的旅人也得以一窺具現化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