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老皮說史】中西醫看婦女病:化淤還是切除?
沒有先進設備的中國古代,人們如何覺察婦科腫瘤病灶?從子宮病變的成因及療法上,或可一窺中西醫之不同思路。
近代西醫傳入中國後,人們紛紛進行中西醫對比,遂有「中醫長於內科、西醫長於外科」之說。這是因為與西醫對比下,古代中醫雖有解剖活動,但多是偶一為之或作為一種虐待犯人的心態來進行,並非以科學概念為前提,用嚴謹之步驟來操作,遂難以累積或創新生理學知識。
濕氣纏身 多情傷身
古人已經觀察到「婦人感病倍於男子」,這是因為女性特殊的生理構造所導致。宋代醫書《女科百問》內就指出:「夫婦人者,眾陰之所集,常與濕居,十四以上,陰氣浮溢,百想經心,內傷腑臟,外損姿容,惡血內滿,氣脈耗竭。」可見當時醫者對女性身體之觀察,乃充滿陰氣、濕氣等負面因子。而女子的各種情緒反應:「大抵婦人以其慈戀、憎愛、疾妒、憂恚,染著堅牢,情不自制,所以為病根深,療之難瘥,故倍於男子之病者此也。」頗符合古人所謂「七情」傷身之理論,此乃女子疾病多於男子的最主要原因。
古代透視術:觀察積聚物
在沒有任何先進設備的古代,古人是如何覺察與描述婦科腫瘤的病灶呢?從目前相關的婦科學史研究來看,至少從漢代以來,古人就逐漸累積知識,以女性的月經與下體分泌物來判斷,只要子宮內外器官有「長東西」,大部分女性都會有月經量大、嚴重者則稱「 崩漏」、「漏下」,有血液淋漓不止的狀況。
清代醫書《胎產新書》就指出,女子如若有崩漏的症狀,「經來不止,兼下牛膜一樣片色,昏迷倒地,乃血氣結聚,變成此症。症雖驚人,卻無事。」可見異物從女子下體流出,包括魚髓狀或牛膜片狀的物質,也是醫者判斷病患體內是否有積聚物的方式之一。
中醫導血 西醫止血
以治療而言,唐代是一個顯著分界,自此之後,不再只是症狀描述,還有眾多有關治療的藥方出現。比如宋代陳自明撰於嘉熙元年的《婦人良方大全》內有一則醫案指出:「余族子婦病,腹中有大塊如杯,每發痛不可忍。時子婦已貴,京下善醫者悉,常服其藥莫愈。陳應之曰:此血瘕也。投黑神丸三丸,杯氣盡消,終身不復作。」可見已有有效治療方劑。
但自宋代以下,許多病因都有內轉的趨勢,相較西醫,中醫更著重於思考身體內部病因,但這限制了後世醫者對體內腫瘤的想像與探索的可能。最終,醫者只能推斷體內有長東西,但無法知道身體內部腫瘤型態與狀態等,也就不會想出切除、取出腫瘤的辦法,而仍是用內科服藥方式來處理。
鴉片膏製收斂藥
書內有一段話說明,傷風就會流鼻涕、大腸病就會流出混濁的排泄物,同一道理,女子若從下體流出白帶或異物,就是子宮有病。而若子宮潰爛或長出「肉瘤」而流出白帶,則「 危險難治」。合信在書中所談論的治法也很簡單,就是服用收斂藥,包括以白礬、兒茶、薑末或鴉片膏混合醋來服用,也可以將藥劑放入「水節」中以射入陰道治療,合信還說「水節」是西醫才有,中醫並沒有,所以估計是類似注射器的醫療器材。
只是,從這段文字來看,治療體內的瘤或潰爛,當時西醫也是用保守的內科治法,而不是採用外科手術,並且,從文字來看,療效有限,僅能採對症療法,而無法消除肉瘤。
罌粟製成的鴉片膏,曾是治療婦女病的藥物。©123RF
中西雜揉 治病一流
相對於中醫,不論是癥瘕、崩漏或積聚,乃至現今廣義認為的子宮體腫瘤,古人皆認為是外界寒氣所導致的氣血不暢、血熱或淤積的問題;再不就是飲食、房事不潔或生育過程所積累之傷害所導致的病變,但卻不會想到以先去除體內肌瘤或腫塊為主要的治療方向;相反的,西醫切除腫瘤、肌瘤,正好是治療與消除症狀的根本辦法,這就呈現了中西醫不同的思考。
但現今則有許多人以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子宮肌瘤。人們會先用西醫療法切除腫瘤,再透過中醫調理改善寒熱虛實夾雜的體質,進而減少腫瘤再生機會,達到徹底根治的效果,也是中醫西能攜手合作的極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