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珠峰基地營徒步路線│尼泊爾EBC Trek
說到高山野境的朝聖,世界之巔──有「大地之母」之稱的珠穆朗瑪峰是許多朝聖者一生嚮往的所在,有太多的文本、太多的影像、太多的故事都在讚嘆她的存在、加深她的輪廓,也有太多的朝聖者為了她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珠穆朗瑪峰,人們可以親切地稱她聖母峰、也可以管她叫埃弗勒斯峰,殊名同義。然而多年來,珠峰因為其「世界之最」的名號吸引了無數挑戰者嘗試征服,但因為山上嚴峻惡劣的環境,讓許多登山者就此長眠於聖母懷中;而位在珠穆朗瑪峰山腳下的基地營,就成了登山者的最後據點,以及朝聖者的最佳仰望之地。
聖母峰之殤
一九九六年春季,著名登山家羅伯特.哈爾(RobHall)、史考特.費雪(ScottFischer),以及包括以高銘和為首組成的「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的十五名登山者,在基地營會合後一同攻頂。當天天氣天朗氣清、萬里無雲,是攻頂的大好之時;不出意外,登山經驗豐富的大夥兒皆順利攻頂。然而,就在所有人準備下山大肆慶祝之時,聖母峰做出了一個殘忍的決定⋯⋯。
五月十日下午兩點半,大本營接到報告,南方的強雷暴突然轉向,逼近了珠峰,隨行的雪巴人見狀驚慌異常,因為他們深知那是「死亡暴風雪」的前兆,立刻高喊「必須現在下山」,但是眾人才剛歷經五十多個小時的持續攀登,長時間下來,大家的體力早已所剩無幾,只是為了生存,眾人仍是咬牙下山。下撤過程中, 寒冷、雪崩和幻覺交互襲來,最終導致十五人罹難的悲劇,而這也使得一九九六年成為當時攀登聖母峰罹難人數最多的一年,僅次於後來二〇一四年的聖母峰雪崩事故以及二〇一五年四月的尼泊爾地震。
即使是有過四次登頂紀錄的費雪、即使是遇見萬里無雲的大好天氣、即使是⋯⋯,聖母峰都有權決定一個人的成功或死亡,誰也無法逃脫其主宰。那麼,對於那些想瞻仰珠峰、親近珠峰卻又不想為此冒生命危險的人,該如何是好呢?
©圖蟲創意
基地營健行
對一般人來說,登頂珠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時甚至得為此付出生命,要想登頂,除了需要大量的負重練習與經驗累積,運氣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此,對一般的朝聖者而言,珠峰基地營(Everest BaseCamp)徒步就是親近這座世界之巔的最好方式,也是登山愛好者一生必定要朝聖一次的路線!
珠峰基地營徒步,指的是前往尼泊爾與西藏自治區交界處,海拔高度五三六四公尺基地營的健行路線(另有一個基地營在珠峰北側,位在中國大陸境內)。然而,要想瞻仰聖母面容,得先經過重重的困難與險阻,除了意外時有所聞的丹增─希拉瑞機場(Tenzing-HillaryAirport), 還有就是連日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考驗,若挑戰者都能安然度過,那麼聖母將會撥雲見日,為成功到達基地營者笑顏逐開。
登山客從盧卡拉(Lukla)開始,可一路徒步,往上至海拔三四四〇公尺、位於都得科西河河谷的雪巴人聚居地─南崎巴札(NamcheBazar),此路途必須花大約兩天時間才能抵達,為該路線所在區域的中心樞紐。徒步者一般會在此處休息一日以適應環境,若有餘裕,可以走環狀線到達墎其爾(Gokyo)欣賞大湖及墎其爾嶺(Gokyo Ri),之後再繞回原來路線。從南崎巴札出發,約花兩天抵達海拔四二六〇公尺的丁伯崎,休息一日後,接下來的兩天就會前往基地營,沿途會經過位於卡拉帕塔(KalaPathar)下方,海拔五一四〇公尺的高樂雪(Gorak Shep)以及普莫里峰(Pomori);最後,當看見數百座黃、藍、紅色帳篷散布在白靄靄冰河上,就曉得抵達目的地基地營了。
在基地營,朝聖者可以看見來自各國魚貫的登山客、可以看見隨風飄動的五彩經幡,可以看見珠峰獨特的旗雲景致,也可以看見前人先祖所踏過的雪泥鴻爪。最重要的是,可以看見朝聖者一輩子的夢想和終極目標:珠穆朗瑪峰。
©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