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金魚滿唐】永遠的遺憾造就永恆的愛情: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
唐朝版,霸道皇帝看上她!
事實上,楊貴妃的少女時代並不愉快,她的父親早亡,被叔父收養,寄人籬下多年,楊氏家族中早有幾位姿容豔麗的姊妹在前,她並不算特別起眼。在姊姊們陸續出嫁後,唐玄宗跟武惠妃所生的愛子壽王選妃,武惠妃出身武則天的家族,楊家則是武則天的母家,武楊兩家的關係本就相當親近,或許是因為這層關係,她成了壽王的王妃。
關於壽王,史書上的紀錄並不多,只說在他出生前,其母武惠妃的孩子都夭折了,當時有種習俗,為了避免孩子早夭,要將孩子送給旁人暫養一陣子。因此,壽王早年寄養在伯父寧王家中,直到長大之後才回到宮中。雖然同樣寄人籬下,但壽王的童年似乎更幸福一些,他的養父母相當疼愛他,養母寧王妃甚至親自哺乳,對外也只說他是王妃親生之子,後來才告知身世。
奪嫡之戰,促使她上位
當壽王回復皇子身分後,他不得已地捲入了奪嫡之爭,為了將他扶上大位,武惠妃甚至不惜陷害太子來達到目的。一時間,皇室父子兄弟反目成仇,唐玄宗聽信讒言,賜死了太子,而後宮中開始鬧鬼,武惠妃因此驚嚇成疾、一命嗚呼。
武惠妃一死,唐玄宗對於壽王也不再存有太大的興趣,他按照年齡的順序立了新的太子,但失去了半生的知己,站在一個龐大帝國的最頂端,還是難免覺得孤單。
這時候,唐玄宗的親信們注意到了老皇帝的情感需求,論美貌與才華,壽王妃楊玉環似乎是個很好的人選,畢竟,唐代的大家閨秀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音樂,而舞蹈一般被認為是舞伎伶人的事,所以懂得的女性不多,而能跳、又能跳得好的當然更少。但是考慮到玄宗身邊有許多專業的演奏者,所以重點可能就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品味了。
©中新社
是戀父情結?還是迫於無奈?
在史料中其實沒有記錄楊貴妃自己如何看待這段感情,大部分的史料都是站在朝廷的角度來批判她,或者站在唐玄宗的角度來讚賞她的聰明伶俐,有人認為,楊貴妃從小喪父,愛上年長的唐玄宗對可能是一種戀父情結的投射。
但我個人認為,一開始的楊貴妃是弱勢的,當時的局勢對她的丈夫相當不利,殺身之禍殷鑑不遠,就算玄宗是強迫她,她也無法反抗,換言之,說她是紅顏禍水、魅惑君王並不公平。她當時還非常年輕,論心機論勢力怎樣也鬥不過唐玄宗,若非唐玄宗主動而且強勢地安排了一切,她怎樣都不可能從壽王妃成為貴妃。
從唐玄宗的角度來看,或許他正在面對自己的情緒與生理壓力。此時,他的兄弟姊妹、親信大臣一一謝世,跟他有過深交的人寥寥無幾,這種孤寂感可能非常強烈吧?而楊貴妃的出現,正好填補了他心裡的大洞,青春美貌、具有品味跟技藝的楊貴妃,對於進入更年期而焦躁易怒的玄宗而言,既是一種刺激,也是一種證明,證明他還有愛的能力,這個活潑聰明的女孩子讓他也變得年輕。
©視覺中國
一朝賜死,悔恨追憶無限
這段故事的結局,以安史之亂告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要逃往四川,在馬嵬坡因為太子等人策動的兵變要求殺掉楊貴妃家族,唐玄宗只能同意,楊貴妃因而自殺,楊氏一族由此消散。白居易以「花鈿委地無人收」來形容貴妃身後之事,因為以貴妃的身分,若是壽終正寢,這些飾物有一些會被分送給她身邊的親友作紀念,其他都會隨她入土,既是「無人收」,更顯出她身邊人作鳥獸散的淒涼。
這個場景可能有部分是事實,因為貴妃的親信未必來得及跟隨皇帝出逃。只是,那些曾受到貴妃青睞的藝人,仍將貴妃所賜的東西帶在身邊,在她死後仍念念不忘,顯見得她在宮中頗有人氣。
這份愛,超越生死與王朝興衰
自此,〈長恨歌〉轉入了深深的悼念與遺憾,與前半部的繁華奢靡相比,後半部的淒清寂寥更顯深刻。老皇帝在四川的每一步,都在悔恨那一日的決定,回到長安後的每一天,都在提醒他失去所愛。如果沒有後面的思念,那〈長恨歌〉就會像元稹的〈連昌宮詞〉一般,只是懷古與借古諷今而已。
但〈長恨歌〉的最後,轉化了漢武帝尋訪李夫人鬼魂的故事,將「漢皇」與玄宗合而為一,當臨邛道士奉命去尋訪貴妃時,他發現貴妃不在天界也不在幽冥,棲身於海外仙山中。也就是說,她並沒有得到安息,所以沒能去到靈魂的歸宿。
當道士與貴妃相見時,貴妃這一生幾乎是只為這一個男人活著、而最後也為他而死,她沒有恨,仍掛念著玄宗。但是,為什麼?為什麼玄宗行將就木還想再見貴妃一面?為什麼貴妃死後仍不得安息?〈長恨歌〉直到最後才解開了謎底。
因為,在某一年的七月七日,那天是宮女們乞巧的日子,玄宗帶著貴妃來到長生殿裡,當著長生殿中供奉的祖先畫像起誓,兩人不論生前死後都永不分離。原來有誓言是超越生死、甚至超越王朝的興衰,這可能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有人將愛情放到這樣的高度,因為這樣崇高的愛情,是政治鬥爭與血淋淋的兵變都無法撼動的,於是,〈長恨歌〉留下的是永恆的遺憾。
這世界有一天會結束,但愛情不會,所以遺憾。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9 年 7 月 【跟著《浮生六記》探蘇州】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