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跟我走】找不著北?到漠河吧!
二〇二一年底,一首民謠歌曲《漠河舞廳》在社群平台上爆紅,至今在抖音平台上播放量已超過三十億次。如泣如訴的歌聲令中國大陸曾因「極光之城」、「最北城市」而風光無限的城市──漠河再度映入大眾眼簾。
獨自舞著,只為妳!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境內的漠河市,氣候嚴寒,終年有超過八個月處於零度以下。也因著緯度高,過去曾有觀察到極光的紀錄,又被稱作中國大陸的「極光之城」,因此每年吸引不少遊客湧入這個邊陲小鎮。而這樣一座帶有神秘色彩的觀光城市,二〇二〇年又因中國大陸民謠歌手柳爽的歌曲《漠河舞廳》再添話題。「我從沒有見過極光出現的村落/也沒有見過人/在深夜放煙火……」《 漠河舞廳》 的背景故事取自一位當地老者張德全(化名)的經歷。張德全於「一九八七大興安嶺火災」失去了喜愛跳舞的妻子康氏,餘後的日子裡,他未再續弦、孤寡一人,以獨舞懷念離世的康氏。隨著歌曲因不同詮釋版本而走紅, 漠河繼「極光之城」後,又被當地政府及觀光業者塑造成浪漫的「愛情朝聖地」。
觸摸銀白世界的詩意
漠河被加諸的愛情光芒過於耀眼,但蒼茫詩意的山林雪原、傳聞中的極光⋯⋯,令我在歌曲經人傳唱前就迫不及待地走訪了一次。探出了北國風情的彎彎繞繞,寫出了迴異於南方的詩意,比如著名的「九曲十八彎」。
「九曲十八彎」為順著黑龍江支流額木爾河形成的寒帶森林溼地公園,園內森林茂密,松樹、白樺、楊樹跟柳樹等樹木隨季節交替,為額木爾河染上不同風情:春天在一片翠綠勾勒出水藍、秋天倒映著沿岸的落英繽紛,冬天又有如雪地上的一條白蛇。
©圖蟲創意
體驗最北茅廁、冰上捕魚
整個漠河不乏以「最北」為噱頭的景區、店家,幽默的當地人在這裡立下許多最北指標:最北郵局、最北哨所、最北麻辣燙⋯⋯乃至於最北茅房,名聞遐邇的「北極村」便標榜著「全中國最北的景區」吸引來客。諸如此類的景點商業氣息不免過於濃厚,若想靜靜體驗北國風情,不妨造訪北紅村。
北紅村為東北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村莊,這裡物資匱乏、觀光資源遠比不上如北極村等「最北景區」,然而其確切座標為北緯五十三度三十三分,是中國大陸名符其實的「最北村莊」。據當地村民表示,村子曾幾何時還過著限時供電的日子,全村就靠一個柴油機發電,每天只供電四個小時,只有過年才享受全天供電。
©王詠毅
但或許正因為這種原始,北紅村依然將傳統文化刻印在生活中,「馬拉爬犁」便是其中之一。「馬拉爬犁」顧名思義,即是用馬拉雪橇的交通方式,為過去先民在道路被冰雪覆蓋時衍生出來的辦法。早期馬拉爬犁不僅用於冬季運輸物資,也適用於採伐樹木。
除了馬拉爬犁,「冰上捕魚」也是因嚴寒而形成的傳統技藝。所謂冰上捕魚,聽起來單純,實際上卻考驗漁民判定「窩子」的技術。「窩子」指魚群聚集處,漁民們首先在結冰的江面上,鑿出各一個出、入網口及多個大小不一的開口,將魚網自入網口處投於江中後,再透過數個開口引導撒網方向,最終在出網口一次收網。因江面結冰,不易判斷魚群位置,開口的選擇往往直接決定了收穫。結果豐碩時,往往可以看見冰湖騰魚的美麗景象。如今這些特色產業多被取代,僅藉由觀光體驗持續傳承東北的代表印記,令人還得以感受當地傳統風情。
極光只是錦上添花
旅途結束後,曾被問道:「是否有看到極光?」其實在這段旅程裡,我幾乎因為壯美的景致、豐富的文化體驗而忘記追尋極光曾是這段旅程的初衷之一。
事實上,漠河離北極圈還有一千四百公里,所以這裡並不屬於極光的好發地點。身為本地人的包車司機也表示,極光對當地人來說也很稀奇,他二十年來只看過三次。雖然不是百年難得一見,但也是數年一遇的稀罕。
實際走訪過這座白色之城後,極光不再是主角,只是錦上添花的存在。在漠河的每一刻,肌膚抗衡著凜冽冷風、雙眼望著靄靄白雪,全身心皆品味著獨樹一格的北國文化,自然也不用抬頭仰望遙不可及的幻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