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編輯室報告】清濁同一杯,不復計東西
2021年3月號 第109期
2021.03.01
提起「寒食節」,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大概是小時候被諄諄教導的介子推故事了。然而隨著時代變化,今人在感慨介子推保有氣節之餘,或許也會叮囑自家子女:「故事聽聽就好,可別學他那樣。」
這種多重觀點並存的現象並不稀奇,事實上,自隋朝到清代,都不斷有學者站在民間傳說的對立面,質疑介子推與寒食習俗的關聯不過是民間穿鑿附會,實不足信;然而到了現代,亦有一批研究者提出「反翻案」,用更新穎的氣象學角度來解讀傳說與習俗的關係。
在前述的例子裡,文化與科技不是對立二分、而是能相輔相成的存在。正如同本次專題中,在介紹不同時代的寒食習俗之餘,也同步介紹了當時的養殖與烹飪技術如何支撐著社會,讓人們在不能用火的限制下,依然可以享用美味的餐點⋯⋯換言之,科技產物支撐著文化活動、文化中則封存著該時代的科技樣貌。
此外,在新時代科技寒食的人物專訪中,讀者也能看到食品集團達人娓娓訴說當初因網紅一句讚美而催生旗下鮮食的故事。當傳統穩健的實業家如數家珍地道出一個又一個新生代吃播網紅的頻道名稱,箇中的文化衝擊更讓人理解:新舊兩代並非只能站在鴻溝兩端爭戰,而能相互借鑒牽成,合力為社會塑造更美好的生活文化。
世道多歧,清濁並具,在今日的寒食餐桌上既有執著古法的美味糕點,也有科技封存的冷藏鮮食。眾聲喧嘩或許不比涇渭分明的大道易走,然而在多元繁複中,或許也蘊藏著滋養新時代的活力與生機。
在悠閒的春日時光裡,不妨辦一桌寒食小宴,蓄一分前行之力;且看這個時代勞作不懈的人們,將為明日創造出什麼樣的燦爛獻禮。
本期起,刊名改為《旅讀》,也放大了字體、更改了版型。一樣紮實的內容,讓您享有更舒適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