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止於至膳】九沸九變成至味-魚羊共鮮湯

【作者】 朱振藩
文_朱振藩 圖_CTPphoto、中新社、視覺中國
2018.07.16

俗話說:「一頓吃傷,十頓喝湯。」

可見湯品在中華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而當湯品遇上魚、羊,又將共同組構出什麼樣的「鮮」味來?

 

魚美湯頭鮮

基本上,河南有句土語:「唱戲要腔,做菜要湯。」當地人對製湯非常講究,可分成頭湯、白湯、毛湯、清湯、套湯、追湯。所謂的套湯,乃清湯臨時加厚,用鷄帚,即胸肉剁泥,再套清一次。而那所謂追湯,則是製好的清湯,再添加鷄、鴨,微火慢慢煮,以追補其鮮味,此一法後為粵菜取法,另名「上湯再燉」。

 

木瀆本非旅遊勝地,但遊蘇州者,往往去木瀆,而去的目的,乃喝「䰾肺湯」。唐老曾隨師陀去木瀆,一心待嘗此味,以了平生夙願。到了飯館,食客滿座,入住之後,師陀大呼「䰾肺湯」。此聲一出,四周座客用驚奇眼光望著他們,兩人不省其故。堂倌接著說明,季節不到,現無此湯。師陀以手拍額,責怪自己糊塗,隆冬時節,何來此物,結果是一場高興,化為烏有。

 

斑魚鍋:斑魚肉質彈嫩,十分適合做成火鍋涮料。

 

上湯清,憑肉液

木瀆另有一美味的湯,此即「藏書羊肉」,甚類似朝天鍋,並非木瀆特產。意外得之,印象極深。此款藏書名湯,明代已具雛形,直到清代末葉,開始設店專賣。民國肇建以來,羊肉店數漸多。該湯製法極為特別,以山羊為主料,肉切成長條狀,並用鐵鉤勾牢,放置在木桶中,加水以旺火燒開後,放在清水中洗清(俗稱「出水」),接著清除鍋底的沉渣(另稱為「割腳」),再把羊肉放在原湯內重新入鍋,加鹽加水,燒煮三小時以上,待肉爛湯濃後,即可出鍋拆骨,裝至方形或圓形盒內。

 

「藏書羊肉」以不腥不膩、湯色乳白、酥而不爛、香氣撲鼻、口感腴嫩、食之無渣、常食不厭而聞名江南,其最佳應市時間,為每年的秋天到春節前後,我暢飲其湯,汁鮮清利口,白切羊肉固佳,羊舌、羊眼、羊蹄、羊春子(睪丸)等,無不佳妙,其能在「下有蘇杭」的蘇州,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真本事,食罷舌本生津。

 

↶↶↶加入旅讀LINE@好友,送旅讀中國經典期刊到你家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7月【乾一杯!臺港陸精釀啤酒】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