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講座回顧】中醫世界面面觀

【作者】
文_陳信任講述、李承融整理/旅讀中國 圖_台美檢驗
2018.09.13

名留青史的明朝神醫李時珍,修正宋朝醫書裡的諸多錯誤,歷經波折終於留下了曠世著作《本草綱目》,建置了先進的分類方式,破除了大量傳統迷思。

 

《本草綱目》共分為五十二卷十六部,除了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部,更以演化概念從微至巨、從賤至貴、從無機到有機的方式分類。

每一種藥品也都有名稱、產地、炮製方法、性味等等記載,甚至補充了許多用藥經驗,並附上豐富的寫實藥圖。

不僅是藥物,內容也對生物、地理、採礦等方面有所著墨,影響後世深遠。

儘管內容不免有錯,但《本草綱目》可說是十六世紀以前中國的醫藥知識集大成。

 

牽一髮而動全身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並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單就一個部位診治。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連接內在與外在,內在指五腑六臟,外在指皮膚九竅等。

就像是一個水道系統,臟腑如水庫,經絡如河流,五官九竅、四肢百骸就如民間用水或者是農田灌溉,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心主血脈、主藏神,心悸、胸悶、失眠等心血不足之症狀,皆屬此類。

中文說心裡在想什麼,是因心影響著腦部活動,而心臟是不會去「想」的,同理,中文說「脾氣」不好,並不是說脾臟有問題。

 

這是西醫傳入中國翻譯有所出入的緣故,一個人如果覺得嘴巴苦,在中醫診斷來講可能是肝火旺,但肝指數卻沒有問題,問題是中醫所謂的肝、心、脾、肺、腎,與西醫的臟器官所指不同。

 

脾主運化,類似腸胃的消化吸收,食物到胃後消化,接著運送到全身,脾就是運輸起點。

脾主升清,如內臟下陷,功能性腹瀉,吃太冰會頭痛、吃太飽會頭暈等都是脾所引起。

脾主統血,中醫認為血脾的運行依賴氣的功能,氣的功能若是不正常,就會導致異常出血,歸脾湯的作用便是以補氣血的方式來止血。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都是氣的推動,氣跟肝就有很大的關係。包含腸胃道消化、情緒管控,像是一個人太緊張、壓力大容易消化不好或拉肚子。

肝主藏血,血儲藏在肝臟,睡覺時血液會回流至肝臟,凌晨一到三點肝經循行,所以才說一定要睡覺讓血液回流、修復。

肝血不足,在女性生理方面便會有經血量少的問題,故女性注重調肝。

 

腎與生殖、泌尿、發育、血液生成都有關係,因此針對轉骨、更年期的配方裡會有補腎藥。

腎主藏精,眼睛乾澀、耳鳴、頭暈之類的症狀,就可能是神經系統的衰退、老化。

 

肺主宣發肅降,主氣司呼吸,吐氣為發、吸氣為降。

咳嗽的原因是肺受到外來物阻塞,造成升降功能異常,氣不順暢,也就是氣的宣發有問題,用藥常以杏仁助降氣,以麻黃助宣發,一升一降來調節肺的功能,以此來治理病狀。

 

肺也主皮毛,若有粉刺,中醫常以肺熱為狀下藥。

 

而氣喘一般認為單單是肺的問題,中醫有時會從腎來著手,因如果只針對肺來開藥,可能效果不足。

這便是中西醫治病觀點的不同,中醫認為多數臟腑相關聯,不會只針對一個臟腑診治。「異病同治,同病異治」,在中醫的觀念裡,若是不同的病是由同樣的臟腑所引起,會以同樣的藥物醫之,如果看起來是一樣的病,卻是不同臟腑所引起,就會開出不同的藥方。

 

中醫治療有三寶:藥物、針灸、正骨手法。

 

這三樣雖有交集,卻也有著個別的不可取代性。

 

針灸的作用是疏通經絡,將身體的氣血重新平衡分配,無法似藥物補入氣血。

正骨手法共八法,包含了按摩、推拿。

有時候骨架稍微跑掉,西醫X光是看不出來的,對中醫而言是筋出槽骨錯位,也就是一般民間俗稱的「走筋」,需要手法喬正,單憑藥物和針灸無法治癒,因此完整的治療必須互相配合。

 

 

傳統水煎藥VS科學中藥粉

 

傳統水煎藥是用藥材煎煮直接服用,科學中藥粉是煎煮後濃縮、乾燥、賦形製成粉末。

水煎藥的療效比較好,靈活度高,但是比較貴,需自費;科學中藥粉的對象為一般健保,方便攜帶,較便宜,可是有些昂貴的藥材就不會使用。

 

中醫治病最大的好處就是客製化,藥量多寡、針對個人身體狀況選用代替藥物,依不同患者和診斷來應變。

 

科學中藥粉則是固定好的,只能加藥不能減,難以選用代替藥或是更動劑量,雖然比起袋煎飲包方便,以療效來說,還是水煎藥高出許多。

 

中西醫並用

 

有些症狀在西醫的治療方面稍嫌薄弱,如感冒後期乾咳、慢性過敏性皮膚病、帶狀皰疹殘留神經痛、許多女性的月經病,甚至慢性失眠及青春期轉骨等,中醫能夠藉由調理身體達到較好的療效。

 

陳信任醫師強調中西結合,西醫的標準流程可以醫治大半病狀,但中醫能夠補強其中的不足。

 

最後呼籲大家保健養生不等同於治療疾病,也提醒民眾,中藥也是藥,千萬不要自行亂服用,還須經專業中醫師診斷才好。

 

✦點此‧重溫旅講堂直播✦

 

✦or旅讀中國youtube頻道✦

 

↶↶↶加入旅讀LINE@好友,送旅讀中國經典期刊到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