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藝遊香港180度(二):香港1954

【作者】 鄺介文
文、圖_鄺介文/旅讀
2024.04.01

疫後再訪,最實在的感受是:香港人變了,導致香港變了;香港變了,導致香港人變了。不清楚是文化的藝術的景點多了,所以香港人開始親近文化藝術;抑或香港人開始親近文化藝術,於是文化的藝術的景點多了?

 

畢竟交通成本高昂,過海對於港人至關重大(尖沙咀至金鐘車資可抵數站),俗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九龍人與港島人互相是「無事不跨維港線」。於是,在港鐵只有紅藍綠三線的時代,我鮮少過海登岸,深水埗-石硤尾-界限街的三角地帶,成為年少的我所能涉足的最遠範圍。至今旅走在此紅綠雙線交會街區,舖子如我童年所見一樣小,滋味如我童年所嘗一樣老。

 

路線二1954:石硤尾的清與深水埗的情

 

 

 

 

距今正巧七十年前,石硤尾寮屋區燒出一場受災面積四十五畝的大火,一小時內五萬人次無家可歸。當時政府眼見事態嚴重,隨即興建包寧平房、再建徙置大廈安置災戶,一時之間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些之於五〇年代堪稱「高樓」的六層公寓,為了能在短時間、高效率下容納最多市民,生活條件肯定不會太好,不但五口之家始能配給一個三坪大小的單位(不滿五口則須與其他人家合併居住),三餐洗漱拉撒則在公共區域完成,卻因地極狹而人極稠,家庭成員之間乃至左鄰右舍之間皆生出一股同舟共濟的溫暖,此間災戶便包括了導演吳宇森。

 

 

 

 

多年下來,徙置大廈清的清、拆的拆,徒留大埔道上美荷樓重新活化,挪作青年旅舍,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我想,UNESCO肯定美荷樓的絕不止於硬體上的古蹟保護,更是軟體上的重新活化。入住青年旅舍者,其實不少來自香港本地,為的是拾回記憶碎片。當他們按圖索驥,回到小時候住的那間屋子,立在那扇窗戶跟前,以同樣角度回望經時代淘洗過後的景色,即便當時屋陋家貧,一家人(甚至一人邨)在一起的時光,就是最好的時光。

 

別逛商場逛社區

 

美荷樓正是位處深水埗-石硤尾-界限街三角地帶的中心,稍往前走,曾經濱海的深水埗在十九世紀末葉就成了貨物集散、商貿流通之地,定位宛如臺北艋舺,甚至是當時人口密度最高的社區。同樣宛如臺北艋舺,此地無可避免歷經都市重心位移、舊區轉型不及的問題,使它一度與劏房、籠屋、貧窮、新移民等等字眼畫上等號。然而,當城市發展達到飽和、當審美品味趨於疲勞,緩慢而悠長的深水埗這才「路遙知馬力」地顯出了價值。

因為緩慢,因為悠長,深水埗租金漲得比別人慢,所以能夠吸引青年創業;深水埗步調拉得比別人長,所以能夠維持傳統美味。青年的與傳統的對比,不過就在一條斑馬線以外的距離,前者比如「HEIMA稀物角落」,後者比如劉森記。

 

 

 

數度榮獲必比登推薦的劉森記,賣的是幾近失傳的竹昇麵。所謂竹昇,指的是師傅端坐在竹竿一端,利用槓桿原理一升一降反覆敲打麵團,宛如武林練功,使之筋韌麵實、入口彈牙。人稱昌哥的劉發昌,輕聲細語、談吐溫文,不單不像餐飲老闆,更絕不像是「香港的」餐飲老闆,只見他客客氣氣端出一碟碟童年回憶,阿爺的泡菜、爸爸的麵、媽媽的冬菇,最後是自己拿手的牛筋牛腩,可以想像昌哥口中說的「阿爺那代挑擔仔、爸爸那代擺牌檔、自己這代開店舖」的進化史,其實就是深水埗產業的進化史。

 

 

 

而另一頭,同樣輕聲細語、談吐溫文的還有稀物角落的主理人Heson。謙稱不合適登上媒體的他,喜歡法國、喜歡日本、喜歡臺灣,認為透過物件,能將上述各地的溫暖引入香港各個角落。店名HEIMA是冰島語「在家」的意思,之於寸土寸金的香港,「在家」恐怕是頂奢侈的想望。稀物角落從店舖、陳設、音樂乃至香氣在在營造一種「入店即回家」的氛圍。而「家」顯然並不專指店舖本身,更是深水埗本身,Heson如數家珍地推薦我們鄰近其餘店家,絲毫不覺彼此互為競爭對手。他說:能夠不逛商場,逛的是一個社區,不是一件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