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書籍推薦】圖外之地

【作者】
文_鍾婉華/旅讀
2022.03.20

要瞭解人事物的故事,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從地圖著手,地圖不僅可供辨位,同時從山川河洋等地理風候透露許多因果關聯。除了圖面顯現的事實隱喻某些歷史,沒有繪入地圖的,則可能隱含不方便透露的故事。地理學家阿拉史泰爾‧邦尼特曾以《地圖之外》闡述曾經存在而今不復見的浮島、死城、隱密王國,暗示未來和未知;今以《圖外之地》喚醒世人留意已遭遺忘或故意忽略的景觀,並詮釋某些新增地域和各有己見的飛地。

 

一般說來,分隔疆域並不容易,如多元宗教語言文化交織的地區,各方可能用差異甚大的地圖來堅持主權,社會中的國度則因抽象而更難劃分。如猶太教徒為了突破安息日的戒律,圍出線牆界定哪些是聖地、哪些範圍可進行世俗活動。或是無形的異見邊界:英國脫歐公投後,有人鼓噪倫敦可成為像新加坡的獨立國家,阿拉史泰爾‧邦尼特住處附近則出現「史特拉福共和國」,街坊發給護照,並開派對討論「史特拉福共和國是否該發展太空計畫」。異見邊界在公投結果的地圖上清晰可見,本來隔鄰的親友同事,一夜之間分成贊成與反對兩組,彼此在網路和媒體上恨對方入骨,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國家雖出現裂痕,大家仍相互微笑相邀下午茶。

 

超乎地面思維之地,如垂直城市香港,城中有許多高懸在摩天大樓之間、連接地下的通道,可不經地面通達許多地方,最著名的中環至半山一段,是世界最長的帶頂戶外電扶梯。地面下的建築也不遑多讓,最具想像力的是經由大陸棚工作站實驗興建海底村莊,目前最大的計畫是日本清水建設企圖建造可供四千人能自給自足久居的住宅。新增的地域,則多是難以控制的島嶼。如菲律賓外海冒出五百餘座新島嶼和北歐的冰溶諸地,日後可能引發地權爭議,除了因海潮漲退難以確定群島範圍的國界協議外,最受爭議的,恐怕是近來因軍事意義新建的南沙島嶼。

 

近代的地圖,界線已難輕易劃分,過去以明確界線和眾知事實而建立起的地理觀點,已漸漸不受傳統知識羈絆了,諸多的地方故事正逐漸形塑未來的地理,雖不知日後詮釋地理的樣貌為何,諸君且拭目以待吧。

 

 

【作者簡介】

奥野修司

阿拉史泰爾.邦尼特Alastair Bonnett

英國新堡大學社會地理學教授,曾於歷史雜誌和時事雜誌上就多種主題發表文章,也是心理地理學雜誌《踰矩:城市探索日誌》(Transgression: A Journal of Urban Exploration)的主編。另著有《何為地理學?》(What is Geography?)、《如何爭論》(How to Argue)、《鄉愁的地理學》(The Geography of Nostalgia)、《New Views地圖大數據》(New Views: The World Mapped Like Never Before)。

 

相關著作:《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

 

【資訊內文】

作者_阿拉史泰爾‧邦尼特

譯者_呂奕欣

出版_臉譜出版

圖片版權_臉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