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詩人的台北書店史:羅智成

【作者】
文_Tammy /旅讀 圖_任中豪、麥翔雲/旅讀
2021年4月號 第110期
2021.04.05

對近代校園現代詩寫作影響甚鉅的詩人羅智成,對書籍、閱讀與閱讀空間的眷戀,也十分明顯地反映在作品上。其系列詩作《夢中書房》和長篇詩劇《迷宮書店》神謎而充滿想像力,不僅是對理想的書籍空間的描繪,也象徵一種豐盛的心靈景觀。在現實中,詩人與書店的關係,則隱含著台北書店的微觀史。

 

重慶南路飄書香

 

羅智成回憶,小學通勤時,新學友書店就在住家附近的公車站牌旁,因此經常進去打發時間、隨意瀏覽,漸漸養成了逛書店的習慣。年紀稍長後,最感親切的是重慶南路周遭的書店,因為鄰近母親的上班地點,羅智成便時常流連於幼獅文化、商務印書館的門市等,站在店內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其中包含大部頭的《世界文明史》、上千冊輕巧的《人人文庫》系列叢書,不論科普、歷史、中外文學,都深深吸引年輕的詩人。這幾間書店,走道較窄,但經典書目多、書種齊全。

 

從充滿純粹好奇的閱讀開始,廣泛涉獵之後,也漸漸培養出偏好和品味。而當時的重慶南路書街上,書店種類相當多元——販售古書的世界書局、經營兒少讀物的東方書局、專賣樂譜的大陸書店、還有提供各種專業畫冊與設計書的藝術書店,亦可滿足對特定知識更深入的探索。

 

再過幾年,首間誠品書店創立於仁愛圓環的一間地下室,讓愛逛書店的羅智成非常驚豔。選書方面,人文、藝術、建築、影像書籍尤其專業,充滿文化菁英的氛圍,而空間裝潢又很舒服,給人賓至如歸之感。羅智成當時主持一檔電視讀書節目,便與店長提案,以誠品書店作為外景場地,而那位店長,就是誠品的重要台柱——廖美立女士。如今誠品廣泛受到一般大眾歡迎,但信義旗艦店的藝術書區書籍依然齊全,成為詩人相當依賴的藝術書來源。

 

臺北商務印書局。©麥翔雲/旅讀

 

透過書店認識「詩」

 

羅智成認為,書店務必要有精準的選書,這茲事體大,因為會影響到書店的氣質。台灣早期許多書店直接由總經銷配書,自然傾向於進市場流通量大的書目品項,而門市裡常有一種吵鬧、俗氣的感覺。但詩人心目中理想的書店,是一個能讓讀者靜心的空間,就像當年重慶南路上的書店,雖然空間侷促,但許多讀者站在書架間,一望便知都是「同路人」,油然而生一股安頓感,迫不及待與大家一同投入文字構築的浩瀚世界。

 

一般大型書店確實比較有議價能力,能夠壓低進書成本、增加書種。然而連鎖經營,個性化元素必然會淡化。相對來說,獨立書店可以在小空間低成本經營,也因空間有限,勢必會往主題式選書的方向方展,成為一種專業書店,塑造出獨特風格。近幾年,台北有不少獨立書店對小眾的文藝書籍相當照顧,例如淡水有河Book、永和小小書房、台北市區的詩生活等等。有趣的是,新一代的讀者,因為時代精神不同,其實更能閱讀跳耀的、濃烈的、態度鮮明的文字,詩集的接受度是在大量增加的,相關出版物的數量也有上升趨勢。網路時代,訊息傳播比較快速,也讓小眾的愛好者更容易找到彼此,於是主題書店更願意號召愛詩人、協助推廣詩集。在羅智成看來,台灣的書店經營,從過去到現在都不容易,然而有想法的書店不曾消失,而「詩」的傳誦,也將生生不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