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編輯室報告】環境保護進行式

【作者】 吳歆宜
圖、文_吳歆宜/旅讀中國資深企劃主編
2019.10.02

對於自然生態愛好者而言,剛剛過去的夏天,可能是喜悲參半的。

 

欣喜的是,歷經多年提案,臺灣終於在今年七月實施四大場所禁用塑膠吸管政策。與此同時,中國上海最嚴垃圾分類法上路,預計明年推向全國。

 

悲傷的是,巴西亞馬遜雨林遭遇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森林大火;澳洲大堡礁生態狀況再度惡化,未來展望從「糟糕」下修為「非常糟糕」,過去多年的環保宣導以及資金投入,仍擋不住地球暖化與海洋汙染的速度,無疑是人類一大挫敗。

 

距離《寂靜的春天》出版已過半個世紀,曾經的「危言聳聽」成了國際共識,受之啟發的環境運動族繁不及備載,然而,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度不但未能有效減緩,環境所面臨的危機甚至更為加劇。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二〇一八年發表的《地球生命力報告》,近四十年間,受監測的四千零五個野生動物物種、共計一萬六千個種群已經消失六成,其中陸生動物減少四成、珊瑚礁死亡一半,海龜數量更減少了百分之八十。報告稱,世界上四分之三的土地受到人類活動影響,過度開發和不可持續農業導致自然棲地的破壞,造成了宛如屠殺一般的慘況。

 

各省民眾當中,雲南人對於環境變化的感知,可能最明顯,也最迫切。本期《萬物生長》封面故事,不只想呈現一個生機勃發的雲南,也想講述自八〇年代以降,以奚志農老師為首的一種環保先行者,如何通過影像與文字的力量,引領了中國大陸的生態保育之路。

 

明年,二〇二〇年,將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廿七年,同時也是《愛知目標》十年計畫最後一年,一百九十六個締約國代表在名古屋會議上簽署了二十項環境提升目標,究竟成效如何?各國又將訂定什麼新的目標?且一同拭目以待。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9 年 10 月 【雲南,萬物生長:野生動物・珍稀植物・生態遊】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