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講座回顧】山西古建巡禮
山西,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中華文化的發源地,對於中國的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山西更是研究古建築的重要地標,古色古香的老建築,透露著歷史的滄桑,以及悠遠文化的迷人氣息。20世紀初期,中國第一代的古建築學家,為了了解中國古建築的歷史遺構,為了一窺中國建築史的發展脈絡,他們一次次到訪山西,實地測繪,繪出許多中國建築史的經典作品,也為中國建築史開啟全新的篇章。
不讓日本人獨占鰲頭,中國人的覺醒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中國古代文化崇尚士大夫思想,工匠、工藝並未受到重視,而被認為是「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真正開始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反而是日本人和法國人。
日本學者在明治維新之後,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著重嚴謹的研究方法。如伊東忠太、關野貞、常盤大定,都是當時聲名遠播的建築研究學者。其中,伊東忠太可說是教父級的大師,堪稱「亞洲建築權威」。背負著研究東方建築的使命感,他為研究日本奈良的法隆寺,甚至深入朝鮮、中國華北等地進行田野調查。
相傳在七世紀時,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由百濟匠師興建,是日本第一個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築。伊東忠太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於1931年整理出《支那建築史》,當時的中日關係十分緊張,戰爭一觸即發,讓日本人寫中國的歷史,對中國人而言其實是奇恥大辱,也體現日本與中國之間國力的懸殊。而這些日本學者的研究中,他們斷定中國沒有千年以上的木造建築。當時的中國人很不服氣,決定挑戰日本的建築研究論點。
梁思成與林徽因,建築界的才子佳人
就在這時,中國誕生了兩位不容小覷的建築學者。
1901年,梁思成生於日本東京。1904年,他的老婆林徽因生於杭州,這對夫婦學貫中西,在當時都是擁有高學歷的人才,畢業於美國賓州大學美術系的林徽因憑著對建築的熱愛,時常選修建築系的研究課程,孜孜不倦;而梁思成則畢業於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的碩士,攻讀西洋建築。
這對建築界的才子佳人,第一代古建築學者,決心研究中國建築。他們積極研讀古籍、去各處實地考查,並且與其他熱愛建築的同好組成讀書會,互相切磋鑽研。
朱啟鈐於1919年在南京江南圖書館發現一本珍貴的手抄本─宋朝李誡的《營造法式》,他認為這本書為中國第一本官方的建築書籍,因此自費將其印製,分送梁啟超等學術界好友,其後又在北平組織中國營造學社。然而,因為《營造法式》充滿宋代的建築專有名詞,難以閱讀,需要大量研究才能解開箇中奧秘。
1930年,求才若渴的建築學家朱啟鈐赴瀋陽東北大學建築系,邀請梁思成加入營造學社。1932年,他們實地調查繪測古建築,整理出版學術性的調查報告,並且紀錄下來。每個研究的過程都環環相扣,不可不慎。
河北獨樂寺,中國建築研究的第一步
研究過程要怎麼進行?必須要先找現成的資料,而日本人在調查中國建築方面擁有領先的成就。當時日本建築大師關野貞正在研究河北的遼代所建的獨樂寺,於是梁思成他們也決定研究獨樂寺的建築構造。到了當地,發現獨樂寺的建築結構十分複雜難解。
一座十六點二七公尺的佛像高大宏偉,大約五層樓高,令人讚嘆,必須要跪著才能看見完整的觀音菩薩。建築內部則呈現空筒狀的樓閣,整棟建築外觀兼有唐之雄奇與宋之秀麗,1961年被指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研究獨樂寺的挑戰,成為中國最早期的學術性建築測繪報告,於1932年6月刊於中國營造學社彙刊,比關野貞更早研究出獨樂寺的奧秘。此發表終於讓中國人揚眉吐氣,抗戰之前,中國人終於做出比日本人更傑出的研究,中國人終於奪回國家建築研究的話語權。
獨樂寺是中國建築研究的開端,之後他們致力於山西建築的研究。山西為中國古建築的精華地段,當地因為位於高緯度,氣候乾燥,適合木建築的保存。四座唐朝建築、宋遼金建築一百二十座、元代建築三百五十座,加上上萬座明清建築,因此山西絕對是研究古建築的首選之地。
三顧茅廬,山西建築的千古知音
1933年,梁思成第一次赴山西考察,研究佛宮寺釋迦塔,又名「應縣木塔」。當時他們僱請當地最高級的照相館拍下木塔外觀的照片,寄至北平研判後認為木塔並沒有經過改建,還維持著遼代原貌。他們乃前往調查測繪,確認是中國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外觀為六簷五層,內部加置四層暗層,達到剛性箍環的功能還。整棟建築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整體比例適當,氣勢宏偉,永樂皇帝更題字「峻極神工」,被掛在六一點三七公尺高的屋簷上,可謂天下奇觀。
第二次路經山西太原,他們又獲得了新發現。梁思成與林徽因1934年至山西汾陽避暑,去程在車上瞥見太原晉祠的大殿一角,被其深深吸引,決心返程造訪這座建築。果然,「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光是裡面的樹木都已經是千年古木。晉祠為奉祀唐叔虞的祠堂,從《營造法式》可知,此建築為「副階周匝」(四面走馬廊)的最早實例,對建築研究十分重要,而建築的龍柱也堪稱中國最古老的龍柱實物,精緻的工法,鬼斧神工。而祠中的「金人台」則為成熟的金屬鑄造工藝,從宋代至今都維持良好的品相。
然而,這兩次的考察中,還是沒有找到千年以上的木建築。直到1937年三訪山西,皇天不負苦心人,根據法國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實錄》,其中提到五台山有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與林徽因決定動身前去研究調查,由於地點較偏僻,路途中餐風露宿、歷經艱辛,終於在6月26日抵達五台山。果然,「深山藏古寺」,他們看到一間樸實無華的佛光寺,飛簷舒展深遠,斗拱用材碩大,簡樸厚實的門板,每個跡象都顯示出這是一座唐朝的木建築。
然而,要如何知曉這座建築的確切年代?最後因為林徽因有遠視眼,使她瞧見大殿樑下有隱約的墨跡,於是她們架梯登高清潔後,終於看見唐朝大中十一年(857年)的落款,終於確定中國有這座千年以上的木建築,這座古寺從唐朝終於等到梁思成與林徽因兩位千年知音,這項研究於1944年刊行在中國營建學社彙刊,得以令世人知曉這項偉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