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浪途中】塞上丹霞,窟中般若:八聲甘州──張掖
隨著旅程的推進,身處半途的我也逐漸感受到,愈孤寂的風景裡,愈能發現美麗;愈混亂的時代裡,愈能與信仰相遇。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甘州當江南。」這樣饒富詩意的兩句古詩詞,替我在張掖的旅程揭開序幕。
平常想到絲路,腦海裡浮現的多半是茫茫大漠和隱身其中傾頹的古城遺址,給予人一種蕭瑟滄桑之感。但地處甘肅省咽喉之地的張掖,憑藉著連綿壯美的祁連山,以及中國大陸第二大內陸河額濟納河(黑河)的自然優勢,孕育出這座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城市,更享有著「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
甘州是張掖的舊名,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歷代各朝的政策頒布,造就了它在絲路上的地位。其中漢武帝在元鼎六年(西元前一一一年)所設置的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更使得這片溼地之城晉升為前往西域必經的交通重鎮。伴隨人員的往來密集,不同的文化也在張掖交會。在大業五年(西元六〇九年),隋煬帝舉辦了一場規模盛況空前的文化商貿交易會,接見西域多國的使臣,並宴請賓客,讓張掖成為了中國史上最早的「世界博覽會」發源地,由此我們不難想像當年張掖商賈雲集、千客萬來的場面。
天馬與石佛
在張掖的近郊,同樣有著一座富有傳奇色彩的寺廟──馬蹄寺。它的規模更盛,甚至與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並稱為河西佛教聖地三大寶窟。但與大佛寺不同,馬蹄寺在文革時期受到空前破壞,曾經蔚為壯觀的藝術寶庫,如今只剩毀壞殆盡的空洞,想來不免唏噓。寺廟的名稱由來,與民間傳說相關,據傳天馬下凡時曾在此飲水,岩石上留下天馬的蹄印,馬蹄寺便得名於此。而這裡遍布山頭大大小小的石窟,最早開鑿於北涼時期,現在的景區則將之分為兩大部分:三十三天石窟和千佛洞,前者屬於藏傳佛教,後者則屬於漢傳佛教。這也形成了馬蹄寺的特色,既有香爐,亦有經幡。
千古落日,萬年丹霞
說到張掖的自然景觀,當然要提到當地旅遊業發展的金字招牌──張掖丹霞。
這種兩百萬年前形成的特殊地貌,並非中國獨有,在美國、中歐、澳洲等地都能找到,但以中國大陸分布最廣,而其中演化最好、造型及色彩最為豐富的則是張掖。聲名遠播的它,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不遠千里而來,幸好景區規劃相當完善,除了電瓶車單線循環的觀賞路線之外,也能選擇搭乘熱氣球或是滑翔翼,用不一樣的視角領略丹霞舉世無雙的美。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 年 12 月【遊牧‧野營‧藏家樂:小眾藏區深度行】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