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谷雨开航,寒露收船 千帆争渡天子脚下

【作者】 闻廷
文_甘炤文/旅读中国 绘_ 陈巧庭/旅读中国 图_ 卢大中/旅读中国、CTPphoto、视觉中国
2018.04.03

说起老北京的水景,不少人会率先想到昆明湖、雁栖湖以及前、后三海;然而,作为古老大运河重要的端点城市,天子脚下自然不乏漕运水道的遗痕。元至元廿九年(西元一二九二年),都水监郭守敬衔命解决元大都的用水问题,几经勘验后,他决定自近郊昌平县的白浮村开道引流,路线经瓮山泊(昆明湖,瓮音瓮)、积水潭(什刹海一带),并转向文明门外的金闸河,复朝东南方迤逦至通州高丽庄,及至与潞河(白河)相会,总长度逾八十公里。元世祖忽必烈曾躬身至积水潭边视察「舻舳蔽水」的盛景,龙心大悦的他特将万宁桥至通州的河段赐名「通惠」;也正由于郭守敬高瞻远瞩的水利规划,南粮北货因而得以通畅无阻,果然嘉惠帝京良多!

 

 

玉河宛如小秦淮

 

随著运去代迁,通惠河的航道却是数度陵替,甚至沦为暗渠,逐渐为居民所略视。直到千禧年以降,为配合万宁桥的修缮工程,当局开始积极疏濬、进行相关考古挖掘工作,玉河故道方才以「遗址」之姿重见天日。如今,由万宁桥至地安门东大街路北的河段焕然一新,长约五百公尺的复刻版玉河除却沿用明代的堤道宽度,更全线实行绿化,但见夹岸花叶掩映著雨儿桥和福祥桥,似乎再现了彼时「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的繁华……至于什刹海侧,前海东沿,迄今犹仍镌刻著一方「京杭运河积水潭港」碑,见证著天子脚下曾经千帆争渡的风华。

 

万宁桥与镇水兽

 

 

万宁桥(后门桥)坐落在紫禁城中轴线上,地理位置优越,其西侧设有澄清上闸,在过去作为调节漕运水位的其中一处机关;明代时,更在桥下近闸口处安置了数只镇水兽,这些神态生动的雕塑据称是以生性好水的龙子蚣蝮为形象打造而成,除却避灾保安的作用,主事者亦可由运河水淹覆的兽体面积判定深浅,并决定闸门提放的程度。

 

 

↶↶↶加入旅读LINE@好友,免费送旅读中国杂志到你家!数量有限!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8年4月号【纵走京杭大运河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