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香港160年.艺游180度(二)

【作者】 白宇
文、图_邝介文/旅读
2024.04.01

疫后再访,最实在的感受是:香港人变了,导致香港变了;香港变了,导致香港人变了。不清楚是文化的艺术的景点多了,所以香港人开始亲近文化艺术;抑或香港人开始亲近文化艺术,于是文化的艺术的景点多了?

 

毕竟交通成本高昂,过海对于港人至关重大(尖沙咀至金钟车资可抵数站),俗话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九龙人与港岛人互相是「无事不跨维港线」。于是,在港铁只有红蓝绿三线的时代,我鲜少过海登岸,深水埗-石硖尾-界限街的三角地带,成为年少的我所能涉足的最远范围。至今旅走在此红绿双线交会街区,舖子如我童年所见一样小,滋味如我童年所尝一样老。

 

路线二1954:石硖尾的清与深水埗的情

 

 

 

 

距今正巧七十年前,石硖尾寮屋区烧出一场受灾面积四十五亩的大火,一小时内五万人次无家可归。当时政府眼见事态严重,随即兴建包宁平房、再建徙置大厦安置灾户,一时之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之于五〇年代堪称「高楼」的六层公寓,为了能在短时间、高效率下容纳最多市民,生活条件肯定不会太好,不但五口之家始能配给一个三坪大小的单位(不满五口则须与其他人家合并居住),三餐洗漱拉撒则在公共区域完成,却因地极狭而人极稠,家庭成员之间乃至左邻右舍之间皆生出一股同舟共济的温暖,此间灾户便包括了导演吴宇森。

 

 

 

 

多年下来,徙置大厦清的清、拆的拆,徒留大埔道上美荷楼重新活化,挪作青年旅舍,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区文物古蹟保护奖」。我想,UNESCO肯定美荷楼的绝不止于硬体上的古蹟保护,更是软体上的重新活化。入住青年旅舍者,其实不少来自香港本地,为的是拾回记忆碎片。当他们按图索骥,回到小时候住的那间屋子,立在那扇窗户跟前,以同样角度回望经时代淘洗过后的景色,即便当时屋陋家贫,一家人(甚至一人邨)在一起的时光,就是最好的时光。

 

别逛商场逛社区

 

美荷楼正是位处深水埗-石硖尾-界限街三角地带的中心,稍往前走,曾经滨海的深水埗在十九世纪末叶就成了货物集散、商贸流通之地,定位宛如台北艋舺,甚至是当时人口密度最高的社区。同样宛如台北艋舺,此地无可避免历经都市重心位移、旧区转型不及的问题,使它一度与㓥房、笼屋、贫穷、新移民等等字眼画上等号。然而,当城市发展达到饱和、当审美品味趋于疲劳,缓慢而悠长的深水埗这才「路遥知马力」地显出了价值。

因为缓慢,因为悠长,深水埗租金涨得比别人慢,所以能够吸引青年创业;深水埗步调拉得比别人长,所以能够维持传统美味。青年的与传统的对比,不过就在一条斑马线以外的距离,前者比如「HEIMA稀物角落」,后者比如刘森记。

 

 

 

数度荣获必比登推荐的刘森记,卖的是几近失传的竹升面。所谓竹升,指的是师傅端坐在竹竿一端,利用杠杆原理一升一降反覆敲打面团,宛如武林练功,使之筋韧面实、入口弹牙。人称昌哥的刘发昌,轻声细语、谈吐温文,不单不像餐饮老板,更绝不像是「香港的」餐饮老板,只见他客客气气端出一碟碟童年回忆,阿爷的泡菜、爸爸的面、妈妈的冬菇,最后是自己拿手的牛筋牛腩,可以想像昌哥口中说的「阿爷那代挑担仔、爸爸那代摆牌档、自己这代开店舖」的进化史,其实就是深水埗产业的进化史。

 

 

 

而另一头,同样轻声细语、谈吐温文的还有稀物角落的主理人Heson。谦称不合适登上媒体的他,喜欢法国、喜欢日本、喜欢台湾,认为透过物件,能将上述各地的温暖引入香港各个角落。店名HEIMA是冰岛语「在家」的意思,之于寸土寸金的香港,「在家」恐怕是顶奢侈的想望。稀物角落从店舖、陈设、音乐乃至香气在在营造一种「入店即回家」的氛围。而「家」显然并不专指店舖本身,更是深水埗本身,Heson如数家珍地推荐我们邻近其余店家,丝毫不觉彼此互为竞争对手。他说:能够不逛商场,逛的是一个社区,不是一件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