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城市之外──写在「台湾夜王」后
(首图 ©陈育升/旅读)
造访完四大都会的夜间饮食,纵使满目琳琅活色生香,扪心自问其实也超出日常。身为一名都会人,对于食的想像还是侷限在形的刺激,要捕捉意的真谛,或许有待来日再出发。在这段宵夜大冒险尾声,我们访问了资深美食记者高静玉,希望借她之眼为这次的不及备载做个补充,也为下回的相遇预留伏笔。
高静玉
任职记者25年,创办「好时好物」整合行销,熟悉饮食文化与设计行销,擅长策展、企划、异业结合、媒体沟通。
跑美食多年,她后来观察到,清晨劳动者上工前的早餐,就是夜生活者的宵夜。只要能撑到4点,便会发现劳动者的早餐真是丰富澎湃充满蛋白质又不油腻。
黑白切、下水汤,都分布在批发市场附近,那里有卖纯鱼肉做的鱼面;万华中央市场附近,就有非常多的黑白切,因为邻近的电宰厂只要屠宰完一批,新鲜的肉品与内脏不用多久便运抵这些摊商,透过摊贩们熟练且飞快地处理,趁鲜汆烫出来的黑白切非常好吃!再以大骨汤滚切仔面,味道甘的!那便是一种庶民的饮食文化。
台南 保安路米糕、圆环牛肉汤的牛杂汤 ©高静玉
小吃史也是劳动史
基隆也是,鱼市卸货后直接拖到市场,忙完以后接近天亮,人们便四散到仁爱市场二楼,或邻近巷弄内吃宵夜或早餐。那里的锅烧面上桌都比大碗,是劳动完让身心满足的一餐,无从定义早餐或宵夜。
高静玉特地晚上不睡,就是想了解夜里人们都会吃什么。全台各地几乎都跑过,像是彰化会有腿库一条街,又像高雄盐埕的台南味──清晨6、7点,盐埕满是虱目鱼汤、黑白切、还有油饭与肉粽,那是二、三代前由台南安平港出发,在盐埕上岸的移民。这是小吃里的微小迁徙史。
高雄 虱目鱼肚羹、彰化 爌肉饭 ©高静玉
都市人的终场,是劳动者的起手式
一地一味,每个地方清晨所食都跟都市人的想像截然不同。大家公认台南人的早餐很澎湃,正是因为那里有鱼市场、有牛墟,屠宰在半夜,下货在清晨,都跟那些城市的位置与邻近产地有关。
在台南,早上来碗综合汤,里面有鱼皮、鱼丸再加上肉皮,鱼骨熬底,清澈悠香,碗面几乎没有油,清早6点,摊前已升起袅袅炊烟。好比24小时营业的牛杂汤,就是各部位的骨边肉,高汤冲煮,一碗才100,你说这吃完会没力气吗,几乎是吃完到下午2点都没在饿。
恒春的清晨也特别,他们会吃豆花也吃有花生粉内馅的米制品,例如纯糯米磨成的咸粿、红龟粿;恒春的豆花是干式,系出大陆潮州,淋一点黑糖糖浆再撒花生粉,晚到不但当不成宵夜,还可能吃不到。
恒春 干豆花、花生红龟粿 ©高静玉
鸟为食亡,人为食活!
今天吃不到,就明天再接再厉;错过今天的日出,就好好把握今晚的彩霞。当夜王闭上眼,表示岛上的履带继续转动,人们继续通勤匆匆、工作匆匆。
尽管产业变化,与宵夜依存的特种行业大幅萎缩;尽管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重视养生、健身的族群增加;尽管消费型态不同,人们仰赖外送平台、超商林立;尽管深夜开间 KTV包厢就能满足娱乐一并解决吃的问题⋯⋯只要还有人在,还有坚持开伙的夜王,夜就不会太长。夜的尽头是黎明,有早餐接棒,宵夜就值得了。
****************************************
更多内容请详旅读《台湾夜王》
2023年9月号 第1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