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台湾电影导演杨德昌全球首次完整回顾展「一一重构:杨德昌」 解密杨导幕前到幕后的影像世界

【作者】
文、图_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3.07.25

享誉国际的电影导演杨德昌最完整回顾展「一一重构:杨德昌」,由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影视听中心)与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共同策办,2023年7月22日至10月22日分别以影展与展览同步于两馆进行。

 

 

本回顾展由彭铠立女士担任首席创意顾问,影展由影视听中心策展人林木材策划,呈现历来最齐全的杨德昌电影作品以及特别主题放映;展览则由北美馆王俊杰馆长与电影学者孙松荣教授担任策展人,以当代艺术展呈形式引领观众走进杨导的电影世界,在首度公开展示的珍贵文献与影音档案中,一同寻思其毕生创作轨迹与思想蓝图,共同向这位具高度艺术成就的导演致敬。

 

「一一重构:杨德昌」展览策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王俊杰馆长、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孙松荣教授。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本计画缘起于2019年,杨导遗孀、钢琴家彭铠立女士将一万多件未曾公开的电影文物寄存于国家电影中心(现影视听中心),当中完整保存铭刻著已故导演各创作阶段的电影笔记、作品企划书、剧本、书信、制作文件及众多影音资料等。影视听中心历经超过三年的时间,著手进行文物整饬、造册、数位化,邀请两位策展人与研究团队协作,共同从巨量的档案文献中重新挖掘杨导的思维体系与创作密码,并于北美馆透过展览以体现其创作脉络。展览奠基于杨导的精彩传世之作,及较少被提及之剧场作品,乃至尚未实践的众多计画,透过七个主题:「时代的童年」、「略有志气的少年」、「城市探索者」、「多声部复语师」、「活力喜剧家」、「生命沉思者」、「梦想实业家」,重组其创作之多元母题,以崭新视野回看杨导给予当代的遗赠。

 

主题一:「时代的童年」

 

「时代的童年」回溯杨德昌的生命历程(1947–2007),并交错同时期重要国际事件,带领观众了解其始终秉持之童年纯真与对理想之热切怀想。执此信念,他在生命中不同阶段皆试图对变动的世界做出回应,更于30岁后舍弃了在美国担任多年的电脑系统软体设计师职位,毅然决然返台投入电影创作,尝试从中呈显其世界观与理想。

 

「一一重构:杨德昌」:「时代的童年」展区一景。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主题二:「略有志气的少年」

 

「略有志气的少年」以改编60年代台湾社会案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为核心,切入杨导作品的关键题旨之一「少年」;以少年作为隐喻,电影不仅触及天真烂漫的情爱与愤世嫉俗的冲撞,更映现新世代在政治与社会弥漫恐怖氛围的年代下遭逢的顿挫。除了电影道具、工作文件手稿如角色设定、剧情因果关系结构、分场对白等,本区特别呈现未曾曝光之珍贵试拍影片;另也展示1980年代初,杨德昌导演生涯之始,以少年为题材的剧本,如《天才少年》以及《略有志气的少年》等。

 

「一一重构:杨德昌」:「略有志气的少年」展区一景。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一一重构:杨德昌」:「略有志气的少年」展区一景。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剧本设定,1989–1991。彭铠立提供,寄存于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

 

主题三:「城市探索者」

 

「城市探索者」由「城市」与「女性」双线题旨交织而成,围绕著《浮萍》(1981)、《指望》(1982)、《海滩的一天》(1983)、《青梅竹马》(1985)至《恐怖份子》(1986)这几部作品,其中描摹都会女性追寻自我过程中的现实与幻梦、失落与蜕变,观者可循著杨导反覆附注誊写的笔迹,在手稿中一窥每部片的多重版本。此外,展区中以七频道影像,将撷取自上述电影的片段重新编排,组成时而呼应、时而错落的影像篇章;而《恐怖份子》中角色「淑安」回眸照片分格张贴在墙、随风飘动的经典画面,亦于展场以大尺幅重现。

 

「一一重构:杨德昌」:「城市探索者」展区一景。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杨德昌导演于《恐怖份子》拍摄现场,1986。摄影:刘振祥。刘振祥提供。

 

 

主题四:「多声部复语师」

 

「多声部复语师」企图彰显杨德昌于电影中,以音画错置,或不同声音堆叠所建构的复数声景。杨导受德国新浪潮电影导演韦纳.荷索(Werner Herzog)启发,决定以电影创作为职志,多年后更与他成为朋友;本区节选杨导朗读荷索的旅途日记《冰雪纪行》(1974)长达近两小时、极富情感的珍贵录音,与《海滩的一天》等电影的部分片段交叠,以声音与画面层层递进其生命经验与创作之融汇。

 

「一一重构:杨德昌」:「多声部腹语师」展区一景。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主题五:「活力喜剧家」

 

「活力喜剧家」聚焦杨德昌创作生涯中后期剧场与电影的密切关系,两者同属场面调度,更为思想实验室。1988年杨导开始于国立艺术学院(现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兼课,教授「电影原理」,随后起用学生为演员及幕后班底,亦影响了之后的创作方法。其较少为人知的剧场导演作品如独幕剧《如果》(1992)与七幕剧《成长季节》(1993),后发展成他称为「新活力喜剧」的电影《独立时代》(1994),诘问台湾如何从儒家文化与中外政经形势的夹击中突围,随后的《麻将》(1996)更直探台湾社会因迈向高度资本化而导致的全民精神危机。而杨导对「香港回归」议题的关注,则让他两度受「进念.二十面体」剧团邀请至香港创制两部独幕剧:《九哥与老七:九七狂想》(1997)与《实验莎士比亚:李尔王》(2000)。此区展示四部演出之完整纪录影片及剧本等幕后文件,与《独立时代》与《麻将》相关工作文件等,得以相互参照杨导游走于剧场与电影之际的创作理路。

 

 

「一一重构:杨德昌」:「活力喜剧家」展区一景。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一一重构:杨德昌」:「活力喜剧家」展区一景。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主题六:「生命沉思者」

 

「生命沉思者」从杨导对于科技与人文核心命题的不辍思考,牵引出其于事业晚期跨足动画制作之创举。就在享誉全球影坛的《一一》将他推向事业高峰之际,杨导推出铠甲娱乐系列网路动画,敏锐地用数位媒体呼应世界趋势,如《情人之路》(2000)、《国家俱院》(2001)等,而未完成动画长片《追风》(2002–2005)是以北宋画卷形式横向展开的武侠动画、《小朋友》(2003–2007)则是小孩与动物之间的真情故事。

 

 

「一一重构:杨德昌」:「生命沉思者」展区一景。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杨德昌,《追风》分镜手绘图稿,2002–2005。彭铠立提供,寄存于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

 

 

杨德昌青年时期手绘二战漫画,灵感可能来自电影《坦克大决战》(1965),约1965–1970。彭铠立提供,寄存于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

 

主题七:「梦想实业家」

 

展览以「梦想实业家」作结,透过数十个杨导未拍摄的电影剧本或纲要,诸如:《暗杀》、《婊子无情》、《小五与杰克》等,及其关于电影理念的书写与表述:〈杨导20讲〉、〈我和建筑共八项笔记〉等,展现其旺盛的创作动能与未竟之志,及其对于电影从未停歇的深刻反思。本区亦邀请七位国际影人:导演荷索、奥利维耶.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岩井俊二(Shunji Iwai)、滨口竜介(Ryusuke Hamaguchi),资深影评人东尼.莱恩(Tony Rayns),演员一成尾形(Issey Ogata)、张震,追叙关于这位独特导演的回忆及其遗世的反响。

 

终其一生,杨德昌透过电影,辅以剧场、动画,跨媒介地进行开创,带著明晰的创作意图,以其叙事回应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等论题,于其中寄寓针砭与理想。本回顾展览除了作为杨导在美学、文化及历史批判等面向重要成就的梳理,更希望邀请不同世代的观众,不管此前对杨德昌的理解有多少,都能重新认识这位胸怀世界而欲言说普世价值的创作人。影视听中心同期举办的回顾影展,则以「理性的灵魂:再见杨德昌」、「杨德昌的十大电影」、「特别放映」三大主题,总览杨德昌导演的所有作品,以及他对电影的喜好与思考。展览开幕首二日(7月22至23日)将于北美馆举办论坛,共计两场专题演讲、四场座谈,邀集国际重量级影人、学者与国内知名编剧、演员及导演等针对两大主题「电影与美术馆」、「杨德昌的电影世界」展开讨论。欢迎持续追踪北美馆及影视听中心之官网与社群平台,以获取展览、影展与周边活动之最新消息。

 

杨德昌(1947–2007)

杨德昌为1980年代标志台湾独特电影文化开端的「台湾新电影」中,最具代表性、且最为国际瞩目与认识的电影导演之一。其作品对于都市再现、性别权力、政治反思、历史暴力、社会变迁有著超越时代的洞察力与批判视域,为台湾电影留下难以被取代的资产。纵使作品题旨严肃,然表现手法大胆、慧黠且具理性思辩,以其丰沛的创作能量与自成一格的影像语言带来创新电影实践,作品获奖无数:《恐怖份子》(1986)获第23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获第28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原著剧本及第36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独立时代》(1994)曾获第31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麻将》(1996)获第46届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及第9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一一》(2000)则让杨德昌一举成为首位获得坎城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台湾影人。2007年他被追授第44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与《一一》则名列英国电影协会(BFI)影史百大片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