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跟我走】直击宁波 远古吃贝现场

【作者】
文_ 刘华/ 旅读 图_ 刘华、图虫创意
2023年3月号 第133期
2023.03.24

二○二○发现的井头山遗址,是一处八千年前的古人类生活的遗迹,大量的贝类出土,原来早在河姆渡文化之前,人类就已经在此大吃大喝、繁衍生息。

 

 

「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从宁波机场下飞机租好车,当我将上述位址输入GPS 时,萤幕上的沙漏上下翻转良久,好像在苦苦思索我到底要前往哪个「市」。看似复杂,但三七市镇和栎社机场同属宁波,且相距仅半个多小时车程。

 

宁波东部新城夜景 ©图虫创意

 

宁波天一阁美景 ©刘华/ 旅读

 

据说镇名「 三七市」 源于谐音「三七十」。早年间,每到夏季,逢三、七、十日,这里会开设大集供周围村民交易。集市早就没了,三七市也自然变得少人知晓,但改变发生在二〇二〇年。那时,历时数年的井头山考古遗迹成果对外发布:碳十四检测证明出,人类早在八千年就曾经在此处生息,比不远处大名鼎鼎的河姆渡遗址早了一千年。

 

近看史前吃喝现场

 

不高的雪白围墙圈出一块占地广大的矩形,为工程新铺的平阔水泥路上有车辆往来留下的泥渍,门外的路旁野草肆意生长,透过关闭的铁闸门张望,吊车的机械手臂缓缓转动,前后伸展⋯⋯我跟在考古专家身后,一边听著他讲解这里的发现过程一边四下观望,还在继续发掘中的井头山遗迹现场和普通的工地看起来几乎一样,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到处都静悄悄的。

 

考古挖掘的细致程度从现场的基坑就能看出,它们像正在被雕琢一般工整,一层层如巨大的阶梯,在不断向底层延伸的空间中,历史的秘密正在被解开。与地面垂直的剖面上贴著带红色刻度的尺规,它指示出不同年代的分层,越往下越久远。最深的地方离现在的地表有十公尺,那里有八千多年前的生活痕迹。

 

我俯下身子往下看,在那层附近的剖面上,很多贝壳密密麻麻镶嵌在土层中。「这里是至今发现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久的海岸贝丘遗址。」专家跟我解释道。贝丘,贝壳堆积而成的山丘。原始社会生活在这里的人类靠海吃海,一代一代人吃过的贝类堆积如山。此时,我已经脑补出祖先们聚集海边大吃大喝的场景了。

 

对「贝丘」这一词汇更精确的呈现在位于临时搭建的库房门前,和据此十分钟车程的河姆渡遗址里。库房门外搭著遮雨棚的走廊下,有数十个深蓝色长方形塑胶箱,里面装满挖掘出土并分类装满的蚶、螺、蛏、蛤。河姆渡遗址从之前多年的血统不明变成了如今的「根红苗正」——它是井头山的「直系晚辈」,这里最近因为成功「蹭」上井头山遗址的热点而二次爆红,那里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和户外发掘现场更为生动地展示了原始社会生活场景——一比一复原的茅草屋里,各种陶土罐子、盆、碗和放在旁边的贝类,像是正要开餐。

 

味蕾上暴冲的「腥」鲜

 

晚上一走进餐厅,我就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打著寻古的名义来吃喝的。面对柜台上琳琅满目的生鲜,我的专注和认真远超过下午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中观展的时候。

 

宁波以小海鲜的种类丰富和做法多样而著称。因此,菜单的存在实属多余。几乎每家海鲜餐厅都没有菜单,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如鱼市场摊位一样的长柜台。堆积如山的当日海鲜,菜的名称做法价格标在旁边。只要选定、指点,一旁的服务员就会快速记下。此时回桌坐定,就可以静待美味登场。

 

绕著柜台转了两圈,我也对繁多的鱼类一头雾水。幸好,在河姆渡和井头山的经历帮到了忙——眼前的贝类看起来并没有比八千年前出土的那些进化太多。于是,点菜瞬间轻松到信手拈来:毛蚶、蛏子两吃、清蒸蛤蜊、蛎黄汤,外加来宁波不可错过的清蒸黄鱼。

 

因为没有太复杂的制作过程,出菜很快,各种甲壳类海产几乎同时上桌。清蒸蛤蜊、蛎黄汤和黄鱼都是清淡但味道极鲜的菜品,每一口都像是在咀嚼著大海。蛏子硕大,单只个头都超过十公分,肉体饱满地几乎和壳一样长,两蒸两烤的四只就摆满一大盘。比起标常规的蒜蓉清蒸,我更喜欢烧烤的做法,被对半剖开蛏肉的水分在高温烤制中大量挥发,酱汁也收浓包住因为脱水而变得更有韧劲的蛏肉,味道浓郁下饭。

 

毛蚶是第一次吃到,对于我自认还算包容性强的味蕾,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的毛蚶被事先撬开后重新放回壳里,用筷子夹出时能看到鲜红的血水,我按服务员说的「传统吃法」不蘸任何作料入口,与鲜甜伴随一起的是浓烈的腥味,我不太习惯接受这种味道,赶紧要来芥末和酱油,以日式刺身的吃法,感觉好了很多,看来像祖先一样「茹壳饮蚶」的吃法,并不是谁都可以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