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怀旧摩登,老城新色
作家凯伦. 穆勒(KarinMuller)在《顺风车游越南》一书中,曾如此发下豪言壮语,意图度越湄公河三角洲以及中越边境的东京山脉,探索东方国度的神奇风貌:「我卷起袖子,决定迈向心中的梦想之境,越南,异乡人的身分让我领悟,真实的生活才正要开始……」
从西贡(胡志明市)到河内,越南国土宛若少女般优美蜿蜒的S形曲线,却令这名异乡人走得跌跌撞撞;而来自大洋彼岸的敏感外籍身分,更让这场为期数月的壮游之旅处处受限,不时得在诱骗的陷阱以及驱赶的禁令中匍匐前行,饱尝了许多苦头。
这是上个世界末的越南,战争的记忆犹新,投奔怒海的消息不时传扬,而法属印度支那所留下的百年印记,又何曾全然消抹去?再往前洄溯,越南的历史上,甚至还有过四段「北属时期」!
凭藉著地利之便,来自天朝的影响力无远弗届地扩散著,从政治到文化,从儒家经典到兵科刑律,强势的影响未必总带来焦虑,只不过面对泱泱宗主国似有若无的进逼,越南人往往审时度势、巧智应对,并设法将中原典范转化为滋润炎方的养料,一如他们曾坚忍地挺过无数燃放的烧夷弹,以及橙剂弥天盖地而来的落叶岁月。
慢游越南的首都河内,不难发见这座屹立千年的古都,适足以体现了重层转化的特性:本地的茶叶,舶来的咖啡;新哥德式的主教座堂,榫卯结构的大雄宝殿⋯⋯华洋并置, 蔚为风尚,也点逗出河内混血的文化身世。
快镜头,慢动作
事实上,比起共产国家首都内建的威严气息,令所有初来乍到河内的旅人所更加不能适应的,恐怕还是其多音交响的杂驳调性。
首先,它古怪的交通模式动辄令外来客摸不清头绪,尤其是旧城区,巷道纵横如蛛网,路口设立的红绿灯或仅供参考,至于未设立之处⋯⋯脚踏车、摩托车、三轮车和汽车频频错动,却又彷彿依循著一套奥妙的秩序运作,经纬出乱针刺绣般的线条;至于此起彼落的引擎声和喇叭,则不妨视为升龙之城中一记记超拔的高音,揭露了城市的发展,迄今依然充满著活力。
另一方面,正当旅人忙不迭躲闪抢道速行的车潮,弯过几折弯,往往又将于不意间蹓入时光夹缝,一处柳暗花明的所在:法式餐厅,咖啡馆,古老的寺庙与浮屠。它们如同湍流中巍然不动的磐石,镇锁住生活的风烟,也沉淀出千年古都细微而致密的繁华。
于是,快镜头与慢动作渐次以奇异的方式溶接,在一团混乱的风景中又带点炎方热带特有的安适节奏⋯⋯若要进行更形象化的类比,那该是河内旧城区的早晨,阳光映照在还剑湖和西湖的水面上,也映照在升龙皇城最高的堡砦尖顶;回到庶民活动的寻常街市,擦刮的车轮、窸窣的步履始终没消停过,倒是大路旁几张小板凳自成时区,来客三五成群地蹲踞,品茶、喝咖啡,再怎么风风火火的要紧事也识趣地从他们的脸颊边掠过,无法欺临这半日闲。
至于旅人,则注定要在既怀旧又摩登的华洋风中持续寻找平衡,谱写下一段又一段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