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别报导】米食主义 小米书写的岁时记:盖亚那工作坊

【作者】
文、图_Nicole Lee/ 旅读
2022年11月号 第129期
2022.11.23

曾经作为部落主食的小米,是崁顶部落生活当中的第一要角,一年四季的工作、祭仪都和小米有关,围绕其而生的大小祭典,纪载了部落祖先的生活智慧。

 

 

柴火在灶炉下烧得哔剥作响,金蕉妈用木铲不疾不徐的搅动锅中黄稠状的汤粥,不时用另一把小锅铲把沾附在锅边的小米刮下来,氤氲的蒸气随著搅拌的动作缓缓消融,空气中弥漫著淡淡的馨香。

 

「现在在外面吃到的小米都是东南亚进口,品种不一样,且煮得稀稀的,我们这里用得是自己种的小米,要用大灶、铁锅将水分慢慢炒干,部落里的老人家吃到流眼泪,说好久没吃到传统古法做的小米饭」,金蕉妈的女儿Ibu 一边讲解,一边帮忙折月桃叶,等著装盛等下煮好的小米饭。

 

在金蕉妈和Ibu 忙著张罗餐桌的同时,天国爸则负责讲述布农族的小米文化,「在日本人叫原住民种稻米以前,小米才是部落的主食,一年四季的工作、祭仪都和小米有关,例如开垦祭、抛石祭、播种祭、赶鸟祭,并用象形文字标示成历法,就像汉人的农民历一样,祖先的生活智慧都记录在里面,是一部小米岁时记」,天国爸指著天花板上吊挂著的小米,说小米为一年一收,六月收成时正逢梅雨季节,小米岁时记就有个吊挂的符号,意指为避免小米受潮,要吊在厨房里用烟燻干。

 

 

融新于旧的创意米食

 

「吃到好吃的小米饭前,要先辛勤工作」,天国爸教大家用捶捣的方式将小米脱壳,捶好后把小米从木臼倒到竹筛上,用脚拨踩,再将竹筛捧在手上轻轻摇动,吹走脱下来的小米壳。

 

说起话来声音低沈有点沙哑的天国爸,应和著捶捣的声音,唱出布农族在祭典时吟唱的曲调,原本沙哑的嗓音突然变得浑厚且充满穿透力,「小米岁时记在射耳祭的月份画著打猎的符号,猎人从山顶对空鸣枪,祈求打猎顺利,大家畅饮小米酒、轮番齐唱,歌颂小米丰收,这就是布农族的八部合音。」在天国爸教大家用简单的族语学唱合音时,金蕉妈的小米饭也煮好了。

 

 

Ibu 帮妈妈把小米饭填到卷成杯子状的月桃叶里,夹些燻猪肉、酸菜酱,撒上花生粉,「自己家有在种小米的人太少,要吃到这样传统的小米饭不容易,我们家的吃法是习惯先吃颗开胃的沙梨橄榄,以前吃小米饭的配料没这样丰富,那时生活困苦,现在给游客吃的是改良版,有肉有菜很丰盛。」Ibu 从金蕉妈那学会家传的小米食谱,为了推广原住民的小米文化,Ibu 结合现代料理手法,融入自己的想法,延伸出许多创意美食。

 

「为了参加市集活动,摆出来好看又美味,我想到之前去义大利吃到的北义米饭团,用小米搭配部落的龙葵、酸菜酱、肉燥,里面包起士拿去炸,改良成小米起士球,一口一个很开胃。」除了小米,Ibu 还使用一种类似旱稻的作物,营养成分高的「油芒」,干炒爆香后沾裹在芋泥球外面,「以前部落除了种植小米,也会种油芒,但因为日治时期原住民改为种水稻,油芒根本没人在种,近几年才开始复种,可生长在贫瘠之地、营养价值又高的油芒被称为超级未来食物,被视为疫情之下全球粮食危机的解方。」Ibu 除了手艺好,摆盘美感也一流,随便摘朵花、用叶子当成器皿,餐桌就美得像是在春日的草原上野餐,惹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