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发现心台湾】走进山海艺术基地
走过近十年,「东海岸大地艺术节」年年为花东展现新风貌。循著依傍山海而生的装置作品、开放的艺术家工作室,放慢步调,感受东海岸独特生活美学。
沿著一片湛蓝驶在台11线上,不时能瞧见或是神祕、或是狂野、或是优雅......各异其趣的装置艺术作品。二〇一五年起,由交通部东海岸国家风景管理处办理的「东海岸大地艺术节」,以艺术为经、自然作纬,交织出一档展现东海岸生活风格的艺术节。随著艺术节走过近十年,活动已成为融合市集、音乐会及走读体验的艺术盛典。
近年,艺术节进一步新增「开放工作室」、「艺串行动」等常态性活动,集结在地艺术家及花东特色艺文空间,不定期举办导览、工作坊及手作体验课程,带领来客以艺术创作的形式,深度领略东海岸之美。
取之于地 盛放于地
面朝蔚蓝海洋,背靠蓊郁山林,由阿美族艺术家陈黄天佑打造的「海角工作室」是今年参与「艺串行动」的工作室之一。工作室静静坐落在盐寮海边旁,沿著种满绿植的坡路向上走去,兼具创作、生活与作品展示的半开放空间迎面而至。
陈黄天佑相信,「美」俯拾即是,因此团队以海边捡拾的漂流木、原石及空间中的花草为素材,创作出件件保留著自然元素的质朴作品,向大众推行生活中的木工、石器、编织和陶艺。以此为发想,工作室推行一系列手作课程。
其中,担任「石器+ 苔球DIY」课程讲师的廖千惠分享,有参与民众表示,即便课程仅约两小时,却深深影响旅程结束后的生活态度。廖千惠一面赤著脚引领学员摘采植物,一面解释道:「在这里,透过一个小盆景,人们学会观察周遭环境。」学会静心体察后,原先普通的日常环境也不普通了。
距「海角工作室」不远处,「光织屋(巴特虹岸)」两位艺术家也有相近的理念:纤维艺术家陈淑燕擅长树皮布等古老手艺,噶玛兰族工艺家杜瓦克‧都耀则以「Sanku 竹籐编鱼笙」作品闻名,两人在新社部落深耕多年,传承部落工艺之余,也传递艺术与自然共生的思维。
虽为汉人,陈淑燕却藉由原始植物素材,寻回原住民手工艺精神。她熟练地示范树皮布的制作过程:轻削泡过水的构树,褪下带有树干纹理的树皮,将之反覆搥打、清洗及拧干⋯⋯一张树皮布缓缓舒展。陈淑燕说,植物纤维创作的过程,让她进入部落重新学习植物的知识,深刻感受到原住民文化中对于每一生命的敬重。她指了手中的构树,柔声道:「在取下这些枝干前,我都有先以小米酒祭拜,告知并感谢土地的馈赠。」
艺术为语汇 说山海故事
长年扎根于东海岸的艺术家在此汲取能量,诸多「外来者」亦是如此。二〇一一年起,每年夏季,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作者会聚集于台11线上的「海或手作民宿」,共同在沿线打造为期七天的「海或‧ 疯市集」。
没有政府执导、企业介入,「海或‧疯市集」显得草根而神秘。今年,市集共同创办人庄胜钟特别以「朽木家具工作室」的名义参与艺术节「开放工作室」,向游人娓娓道来这段历程。
当月亮从海平面升起,咸咸的海风拂过,盏盏灯火逐一点亮以回收废材搭建的简易棚子,装扮风格迥异的人们穿梭于此。走在其中,有贩售金工饰品、编织、染布、皮雕等作品的小舖,也有编发、按摩、说故事等摊位,各式摊贩兀自展现强烈个人色彩。庄胜钟形容,创作者们好似风自由地迁徙,再于此汇流,让市集有机地「长」出来。
兴许是因为山海的包容,人们在此更能直面自己的故事。来自花莲港口部落的阿美族艺术家伊祐‧ 噶照,作品深植于海洋文化。今年,他以对自身文化的观察,策画《海得了-餐具/家具展》。其中一套餐盘,搭配一柄尖端带著石头的小槌子,发想自族人于潮间带采集贝类的过程。
「我们只是用艺术创造新的语言。」诚如伊祐‧ 噶照所说,在东海岸,人们透过艺术转译生活的印记,来来去去的旅人也得以一窥具现化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