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野村少女旅台创作手册 梁金群:岛与半岛
五〇年代以降,大马学子来台留学蔚成风尚,有的毕业后归国服务,有的就地工作、结婚乃至于入籍,成为台湾人口新的组成部分──阅读马华文学,无疑是了解他们生命转折的途径之一。
马华作家梁金群近期在台湾出版第四本书籍《野村少女:马来西亚新村生活随笔》,在这本记录童年时光与马来西亚华人新村的散文集后记中,梁金群如是写道:「去国离乡三十年,一切彷彿仍如昨日。」
书写是为了纪录
四年前因奔丧而重踏故土,乡间小路已不若梁金群记忆中那般蜿蜒曲折,一排排并起的楼房取代成片橡胶园,老人们也逐渐凋零,如此快速流逝的童年回忆,遂化作她提笔写作的力量:「那些六〇年代出生的人与我的成长记忆不同,都是无可取代的,既然是无可取代的经验,当然要把它记下来,因为没人写的话,一切就没了。」隔著大片的海洋书写自己的生长地,梁金群道:「这是生命的完成。」同时她也冀望透过文字,让台湾的读者认识她美丽的原乡,而这也是她成为台湾新住民后,仍不忘向学生介绍故土的原初用意。
如今,她持续推动多元教育,除却与警察广播电台合作,更出席多场演讲,积极分享多元文化的生命经验。在她眼中,多元教育的目标,便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跨越大大小小的藩篱,去理解他者;就如同她从热带国度飘洋过海,谈起台湾独特的美,便是首次春日出游之际搭乘小火车,却发现沿途皆为高大扁柏环绕、樱花点缀⋯⋯「这是我们热带国家没有的经验。」正因为理解差异,更能悦纳不同文化的精采!
位于霹雳州怡保市的著名景点「二奶巷」 ©123RF
在台生活指南
梁金群提到,马来西亚内蕴的多元文化特色,让她得以在短期内便适应异地生活:「马来西亚有不同种族,遇到不同人就要讲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塑造我们比较弹性的个性,因此很快就可以适应环境。」于她而言,这便是多元文化成长经验附带的优势。
作为班上第一位异国学生,紧邻赤道成长的她,成长经验势必与同学有所差异,饮食习惯更是大不相同。
马来西亚四季如夏,气候炎热,家家户户总备有一道家常菜肴──咖喱鸡。这道家谕户晓的料理往往随著种族、地区等因素,而在烹调上有所变化,唯辛香料、椰浆和香茅不会缺席!大马人总被贴上爱吃辣的标签,梁金群对此有话要说:「我们那边的口味普遍重油重咸,所以刚开始来的时候,对台湾料理的印象就是比较清淡。」
至于来台后品尝的第一道本土料理⋯⋯梁金群回忆,开学不久,自己曾随班上同学骑车到鹿港某家小吃摊,四神汤端上桌,才喝了一口,她便惊觉不对劲:「我以为四神汤就类似Cendol(煎蕊),因为称作汤,还以为是甜点,没想到居然是内脏!我们家不吃内脏。」然而嫁作台湾媳妇,异乡生活已历三十二年载,如今入境而随俗,每到重大节日,家里谢天祭祖、满桌十几道家常菜(不乏各种食料),已然难不倒她;唯家中总是备著「叻沙」料理酱包,闲时她也下厨,透过舌尖上千回百转的滋味,一解几万里远的乡愁。
割胶是过去马来西亚庶民阶级从事的劳动内容,也是梁金群童年风景的一部分。 ©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