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天工开物》科技工艺:织巧饰民
属草木者为枲、麻、、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天工开物.乃服〉
紧接于〈乃粒〉之后的〈乃服〉,则是从种桑、养蚕、取茧、织丝⋯⋯一路讲到纺织机与各种特定织品、衣物的丰富篇章,将整个纺织产业的相关制程都囊括在内。其后又有〈彰施〉章来讲述布料染色技法、以及各色染料的制作。
从桑蚕养殖见物种起源
〈乃服〉中记载的改良式提花织机、蚕种杂交、缫丝干燥技术都是划时代的先进技术,其中又以蚕种杂交影响最为深远。
宋应星记录了晚明将不同品种的蚕杂交、结成不同颜色丝茧的作法,同时也详细分析了不同地区蚕种之生物特性,以及所结蚕丝的质地差异。这样的记载已触及物种的变异、遗传与选择,让《天工开物》具备了生物学的珍贵价值。
法国汉学家儒莲于一八三七年将《授时通考》与《天工开物》中的桑蚕养殖部分翻译成法文,瞬间震动欧洲,三年内便被转译成义大利文、德文、英文、俄文,成为汉籍西译史的空前记录,不但影响了欧洲桑蚕养殖的发展,也成为达尔文研究物种变异的重要参考资料。
广见海内外趋势
明朝商路发达、知识流通迅速,宋应星的论述也展现了博贯中外的卓越性。比如他在〈乃服〉中提及日本进口的倭缎,便因其容易污损而不看好未来市场性;〈彰施〉中又提及芜湖的蓝布饱受中外欢迎的现象,接下来更看好新发明的、蓝中泛红光的毛青布。同时,宋应星也很惋惜西洋布的质料不明、亦不知道其机织技术,可见写作〈乃服〉时,宋应星也比对过西洋布料。
有了靓衣美服,还需要首饰来配。〈珠玉〉一章便记载了珍珠、宝石、玉自矿采到加工的种种技术,也兼谈玛瑙、水晶、西域琉璃(即玻璃)的制作。〈珠玉〉中不仅记载了采珠人用锡管制作的水下呼吸器、以及古代的拖网采珠技术;还记载了用牛羊角胶制作假琥珀、用瓷粉制作假玉器的方法,堪称人造珠宝指南。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