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别报导】红山古玉考
说起红山文化,或许不少人会觉得陌生。位于东北西辽河流域的红山遗址与新科世界遗产「良渚文化」南北分立,两者皆属史前新石器时代文明代表,以发达祭祀文化和大量古玉文物闻名于世,红山挖出了坛庙冢与玉龙,良渚则以祭坛与琮璧钺惊世,人称「北红山、南良渚!」
上古文明曙光现
在红山文化之前,人们对于中华历史上溯夏商周约四千年、黄河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说法深信不疑,这个观念随著一九二十年代河南仰绍文化的出土更为加深。直到一九八〇年代,经碳十四测定「牛河梁遗址」竟距今达五千五百年,此发现震惊考古圈,不仅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余年,也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了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可以说,红山文化的出现有助于颠覆过去「中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起源」的主流观点,使中华文明起源的追寻找到新的线索与思考,由此出土的红山玉器更是研究古代玉雕技术的重要参照,种种原因,使其考古成果获评「中国廿世纪一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牛河梁遗址©视觉中国
百转千回发现史
鸟居龙藏对于红山文化的研究,受到人力物力所限,仅停留在地面采集,直到一九〇八年他离开时,都未发现埋藏于地底下更深处的遗址。
而后对于红山文化的研究中断了十年之久, 直到一九一九年才有欧美学者相继投入。据记载,在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四年期间,法国神父桑志华、德日进等人多次来到赤峰,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二十二处。一九二一年,以发现河南仰绍文化而闻名的瑞典学者安特生也曾赴辽西考察。
这些简短的田野调查报告,辗转被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梁思永所阅,因缘际会之下,成就了中国考古学界对红山文化研究的开端。
红山文化再现踪
梁思永早在留学时期,即研读到鸟居龙藏、桑志华撰写的赤峰考古论著,一九三〇年,国民政府启动「东北考古计划」,梁思永领军到赤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红山文化的彩陶等文物,可惜仅仅一年后政势否变,随九一八事件爆发,日本相继占领东北三省、热河,「东北考古计划」只能被迫中止。
而后四十年间,红山文化的挖掘历经日本考古学之父滨田耕作来此调查,撰写出《赤峰红山后》考古报告,又在一九四九年后,经中国考古学家尹达正式定名为「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 惊世出土
这一挖,不只挖出了中国迄今年代最早的「以庙宇为中心」的祭祀及墓地遗址群,还挖掘出一大批造型丰富、形制特殊的陪葬玉器,遗址中心大墓中只有大型玉器作配葬,「唯玉为葬」的特色在同期原始文化中独树一帜。
整座墓葬遗址以环型排列,围绕著高高在上的女神庙与广场平台,从中心大墓往外辐射,分布有大型祭坛、积石冢等遗迹,越向外围的墓地陪葬规格越低,配葬「礼器」或「法器」也越小件,等级严明的墓葬规格,体现了地位有别、贫富有别的社会分层概况,由此可知,早在当时,社会结构已有阶级高下之分,具备现代社会雏形。
玉出红山 玉雕之源
在红山文化的各类出土文物当中,以玉器最为精采多样。从玉器外形可略分为环、璧、斜口筒形、勾云形等不同器形,从雕刻主题可分猪、虎、鸟、龙等各种动物形象,因著新石器时代先民尚无坚硬的铁器金属,往往以兽骨作为工具,因此玉器大多线条简洁,讲究其神韵特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玉器型制有两种,一种是造型纤幼,躯体呈C形,头部似鹿,有长脊的「C型龙」;另一种是外型较厚重,躯体呈玦形,头部似猪或熊的「玉猪龙」。
红山玉器的出土,对世人展示出中国玉雕艺术最早的源头之一。在稍晚的商代妇好墓和西周虢季墓中都有类似红山文化风格的玉玦形龙,显现红山文化玉龙对后世的龙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查海遗址的龙形堆石©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