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冬去.春来:寒食节的百变风情

【作者】
文_Red Vera/ 旅读 图_任中豪/旅读、CTPphoto、视觉中国
2021年3月号 第109期
2021.03.03

关于寒食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汉朝桓谭的《新论》:「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这则纪录明确指出寒食一开始只是山西太原一郡的习俗,时序在隆冬期间;至于寒食的原因,乃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也是寒食文化起源最为大众熟知的说法。

 

 

传说追追追,百姓当编剧

 

介子推或名介之推,是明确载于史册的人物,但最早记录的《左传》其实只说明了介子推不愿邀赏,带著母亲归隐至死,始终找不到介子推的晋文公,最后以棉上的土地作为介子推的祭田,故事相当朴素。

 

到了三百年后,在战国时代的《九章》和《庄子》中,才出现了介子推割股给晋文公疗饥、最后抱树烧死的情节;又一百年后的《吕氏春秋》,虽然缺乏割股与焚死的激烈元素,但进一步增添了介子推写《龙蛇歌》表达苏情志、晋文公悬赏寻人的迂回情节。

 

新火换旧火,二者不相见

 

隋朝的杜公瞻认为,寒食是因为周朝为了避忌星宿的大火之象而禁火。唐末的李涪则认为,寒食是源于周朝流传下来的「改火」制度:古代钻木取火而得到火种,不同时节的火种有不同火神依附其上;因此每当季节交替,便要改换火种、清理灶膛、疏通井水以去除陈毒,期间须先熄灭旧火,乃是为了避免旧火神与新火神冲撞而产生灾祸。

 

官方多禁止,民间信不疑

 

现代学者张勃推测,从晋文公设田祭拜介子推开始,介子推在民间便逐渐被神化,随著传说不断发展,其神格又添加了「因为焚死,所以不喜见火」的属性。而在寒食习俗最早流传开来的太原、上党、西河等地,自古便是多发冰雹的重灾区,此地的居民很可能形成「在禁忌时节用火,会触怒子推神灵,降下冰雹灭火」的民俗信仰。

 

这或许适足以解释,为什么自古以来寒食习俗的时间不断变化,从最初在隆冬时期冷食五日,到了汉末三国,还一度发展出隆冬冷食整个月、甚至冷食一百零五日的超长时间,导致无数老弱百姓因而病死。尽管官方多次宣导停止寒食,但民间依然对此项习俗坚信不移──曾有史料记载,后赵君王石勒一度明令禁止寒食,结果消息一出,就立马迎来上天的大礼包:暴风加冰雹,平地淹水三尺,人畜死伤无数⋯⋯如此这般的惨况,逼得石勒不得不撤回了成令。

 

四川崇州罨画池博物馆,书法家挥毫表达对苏东坡的敬意。©视觉中国

 

从克守冬寒,到喜迎春光

 

到了唐朝,寒食节摇身一变,从官方痛斥的愚民迷信,成为最盛大的国定假期。富裕强盛、风气开放的大唐,从官方到民间都相当重视「庆贺佳节」的生活仪式感与娱乐性。初唐时因为寒食习俗已盛行全国,且民间形成了于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官方遂因应民风,宣布寒食节为法定扫墓节日,连同寒食后的清明一起连续放假,最后演变成七天的大春假,是一年之中,唯一能与冬至、元日(新年)比肩的超级假期!

 

也是这场钦定的春假,将上巳、寒食与清明三节打包成团,进一步融合。如上巳节蕴含的上古水畔祓禊仪式也融入了寒食节中,人们会在寒食佳期相约河畔踏青,也会按照仪式洒扫屋宅,食用节俗食物,让新的一年免生毒虫疫病。

 

民居墙上的迎春彩绘。放风筝是寒食节的重要活动。©高重黎/CTPphoto

 

清明有火力,接棒来祭祖

 

而与寒食合并成节的清明,其最初的意涵也不在扫墓,而是聚焦春季节气,表达春季景物清洁明净之意。在学者张勃的研究中,认为唐朝决定恢复周代应时改火的古制,遂借用了寒食禁火的时机,订定寒食熄灭旧火、清明赐发新火的规制;而清明节也是因著这种代表新生的活力意象以及实际上能正大光明用火的便利性,慢慢取代了寒食,从宋朝开始,跃升为整个春假与祭扫文化的主标志,寒食节的冷食食俗则并入清明节下,流传至今。

 

上坟看娇娇,半点不冲突

 

大概也因如此,宋朝的《醉翁谈录》才会出现「清明节在寒食前后,故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这类叙述,毫无扞格地将「清明」与「乐事」连结起来;因为寒食清明,实际上代表的是一整段饱满悠长的春日时光,古人祭奠先祖之余,也会藉著郊外扫墓之机踏青游玩;甚至还在各种春游春宴中,进行上巳节男女出行、顺道交谊相看的求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