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后土在下 :风生水起运方开

【作者】 闻廷
文_ 甘炤文 / 旅读中国 图 _ 李少白 / CTPphoto
2020.10.12

当代人重视居家环境,除却价格,买房时尚须斟酌地段、交通、生活机能等条件;至若有老有小的青壮龄人士,则不免进一步将学区、医院乃至于楼层高度一并纳入购屋考量范畴。

 

 

无独有偶,若回到古代中国,这种重视物我关系、强调外在环境与本体自我间重层的互动及感应,即为风水学得以发展的肇基。如同俗谚所称:「一命、二运、三风水。」命和运皆与个人水乳交融,带有几分「天注定」的况味,而「风水」作为一门后天营筑布设的工夫,竟得以跻身影响生命造化的前三因素,显见其与人事活动之间千丝万缕的对话关系。

 

事实上,早在先秦典籍《诗经》、《尚书》里头,便可发现前人已有依据地貌属性,将河湖山岳加以分门别类指称的倾向;而由湖北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二种更可知,至少在战国晚期,文献资料中已经出现有关择居的纪录。

 

自有汉一朝代以来,风水文化日趋盛行,但多以相类的「形法」、「相宅」等词汇指称之──「风水」二字真正浮出台面,成为这一类术数的代称,则要留待托名晋代玄学家郭璞所著之《葬书》,里头开宗明义写道:「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文中除却叙明(生)气与风、水的对应关系,更近一步申言运用的要旨:「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隋代以降,风水之说日益流布,凡举官方府院、宗教庙宇乃至于私人宅第的造建,每每须先仔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即「堪舆」本义)一番;市场需求的增加由是带动民间方术的勃发,林林总总的相地知识也逐渐为有心人收拢成体系,各成一家之言。

 

譬如江西发展出「形势派」,强调因地制宜与实际观测的法门,过程中不仅凸出外显的地势地貌,并发展出龙、穴、砂、水、向等要诀来论断风水吉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杨筠松(杨救贫);至于另一大宗「理气派」,则以福建为主要活动本营,此派术士在堪舆之际,尤侧重天地玄黄间「气」的流衍生成,除却紧密结合易学及八卦体系,更进一步纳入四季时序、星象、阴阳五行等元素,内容显得较为玄奥杂博,个中大家包括在东南沿海一带享有盛名的赖文俊(赖布衣)。

 

万安罗盘。© 陈一年/CTPphoto

 

生逢其位,死得其所

 

十九世纪,当来自荷兰的汉学家高延(Jan Jakob Maria de Groot)前往厦门进行田调之际,他观察到当地人坚实的风水信仰:「......风水是种类科学体系,教导一般人如何建墓、盖庙和造房子,以便亡灵、神祇以及生者能独享其安置处,或是尽可能让那些人受大自然有利的影响。」

 

将建墓、盖庙和造房子并举,事实上,在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导引之下,不仅阳宅风水值得钻研考究,先祖百年以后的葬墓选址,同样适用于这套体系。正如《黄帝宅经》所言:「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坟墓川冈,并同兹说。」换句话说,先祖归天后的长眠之地(阴宅),犹仍与家族亲属的福祸运程产生连动影响,若能将之葬于吉穴妙位,则将带给子子孙孙享不尽的荫泽;倘使入土环境欠佳,同样也将祸延后世,轻则诸事欠安,重则家破人亡,尤不宜等闲视之。

 

据学者刘祥光的研究,正是这份经久未衰的「利后」(泽荫子孙)思维,持续推动风水文化的日新又新;尤其是择地卜葬一脉理论,通贯其间的大原则虽同,细部尚须配合主事者自身的条件进行调校,故有「我葬出公侯,人葬出盗匪」之语,而个中的妙学巧思,则有待堪舆师进行专业析论了。

 

由于风水影响层面甚为深远,从阳宅动土到阴宅造葬,小及家运,大至国祚,是以翻览史料典籍,不难发现达官显要身边时常聚集一批深谙相宅相墓之理的奇人异士;他们各为其主谋事,有时还为争夺同一块福地吉位而起纷争;尤有甚者,部分当朝者甚至不惮其烦地遣派高人转往各宝地、设法破坏其风水格局,此等激烈举措,无非是担忧图谋不轨之士藉机寻龙点穴,萌生「夺天下」之志。

 

 

✦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20 年 10 月 【求神问卜三千年】

✦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