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瞅中国】格调之变

【作者】
文_李政亮 图_视觉中国、李政亮
2017年5月号 第63期
2017.05.05

阶级的不同,造成消费与品味的差异。中国版的阶级命名,在一九九二年确立全面市场化路线之后迅速出现,中产与小资正是一组对照。中产强调物质基础,有房有车是基准,小资则强调看文艺小说与艺术电影等的文化消费。

 

 

出版市场里亮眼的畅销书总是独树一帜,常位于购书网站或是实体书店的中心位置。文化评论集虽少有如此幸运的机会,却有一本文化评论集的翻译在廿年间分别由四家出版社付梓,即是这本名为《格调:阶级等级与生活品味》(Class: A Guide Through American Status System),美国宾州大学英美文学系教授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一九二四~二○一二)于一九八三年初版的作品。何以一本书十多年后飘洋过海,在中国激起热议?

 

 

一九九八年版封面©李政亮提供

 

找寻中国版的身分认同

《格调》一书旨在以嘲讽手法勾勒美国中产阶级与蓝领工人在食衣住行、乃至休闲娱乐的各种差异,书中详尽地指出各种物件品牌的名称。其第一、二版分别在一九九八与二○○二年翻译出版,第一版与第二版带给中国的是本土的阶级区隔方式。

 

一九九二年中国确立全面市场化路线之后,社会与市场为之大变,消费成为时代关键词,就连「家」的配置也开始需要消费。单位福利分房曾是社会主义的许诺,也就是单位依工作年资、级别与家庭人口等综合考量分房给单位员工。然而,一九九八年单位福利分房取消,这意味著中国面进入商品房时代。与此同时,中国各省争取外国汽车工业进驻,汽车工业也如井喷般地发展。

 

 

美国中产阶级©视觉中国

 

社会的大变化之下,长期以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农工阶级与知识分子阶层)早已不符现实,大众开始在剧烈变化的时代里探问自己身处何种阶级?《格调》带出阶级消费与品味的差异,中国版的阶级命名与文化则迅速尾随出现,中产与小资正是一组对照,中产强调物质基础,有房有车是基准,小资则强调看文艺小说与艺术电影等的文化消费。

 

中国版M型社会

 

二○一一年《格调》第三版问世。

 

 与十多年前消费狂潮的景况略有不同。中国的八○后,曾被视为中国建国后成长环境相较富裕的一代,然而,当他们三十而立之际,迎接他们的却是大城市不断高涨的房价,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针对日本现况提出M型社会的说法

──中产阶级往上流动者少,向下滑动的却更多。

 

与此同时,房价不断高涨,「中产消失」甚至「逃离北上广」也成为中国版M型社会的写照。自觉卑微的「鲁蛇」与「屌丝」等调侃说法(皆指「人生失败者」,时常用作自我解嘲),也成为网路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