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边墙的两种表述:从长城到柳条边
说到长城,许多人脑海中总是立刻浮现出「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边塞印象;事实上除了西北地带交错的大漠黄沙、戈壁白雪,紫禁皇城以东之地,从「天子渡口」天津到辽东湾畔的秦皇岛、葫芦岛,再到鸭绿江滨的边城丹东,在水气和绿意的润养下,美丽的长城同样自成一番风景。
和一路曲折、朝沙漠和草原进逼的西段长城相若,帝都北京以东,包括现今河北、天津、辽宁在内的行政界域,同样存有为数十分可观的长城遗址。
时值改朝换代之际,随著元惠宗遁走漠北,尽管蒙古名义上结束了在中原的统治,可是其残余势力却未尝就此消殒;相反的,边境地带仍不时受到来自草原深处的袭扰,成为新政权统御四方的隐忧。
为了健全北疆防务,明太祖朱元璋遂广设军镇及卫、所,甚至收编归顺大明的蒙古部落(兀良哈三卫),以之作为屏蔽边土的御敌体系之一。降及明成祖朱棣主政时期,雄才大略的他将国都北迁后,同时对既有的防线进行调整,将相关部署下移至燕山南麓,沿线且密集地辟设驿站和屯田区,打造出连结华北和辽东的新交通要道。
也就是在永乐年间,名闻遐迩的「辽东边墙」登场了。东起丹东宽甸县鸭绿江畔的虎山,西迄绥中县的锥子山,这段伟岸的长城段系由「九边重镇」之一的辽东镇负责辖理沿线兵务;到了晚明,辽东边墙的重要性益发凸显,事实上,剽悍的女真族人便是因设法突破了这道终极防线,方得以挥兵直捣山海关,建立了全新的王朝。
不在梅边在「柳边」
《汉书.窦田灌韩传》里,曾提及大秦名将蒙恬攻袭胡邦:「辟数千里,以河为竟(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如此就地取料,显见当朝政权运用自然素材张致出王域,古来已有例可循。
而满清入关称帝后,原先用以防范「异族」的长城便稍显无用武之地;饶有兴味的是,女真族为保护心目中的「龙兴之地」不受汉家子弟侵扰,竟反过头来挖壕堆垄、划地为限,并在土堤上依一定距离广植柳株,以绳结横向串连,设置出彷彿篱笆般绵延的屏障……这道有机生长的封禁线,即为见诸史典记载的「柳条边」,将人参、东珠出产丰饶的白山黑水圈拢起来,就此施行军事化的出入管制。
依照建成时序的先后次第,柳条边又有老边(盛京边墙)、新边之别,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而竣工。其所划分出来的禁域,乍见似还初具几分「生态保育区」的概念雏型呢!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20 年 6 月 【指点江山 横越万里长城】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
↶↶↶ 加入旅读 Telegram,最新动态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