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城市思潮】 香港艺术馆修葺三年重开:新视角诠释香港艺术

【作者】
文、图_林若思
2020.03.26

公立的艺术馆与博物馆,往往是一地艺文地标,定义其艺术个性与高度。位于尖沙咀的香港艺术馆,是全港首个公营艺术馆,自六○年代起营运,一九九一年迁至现址,二○一五年闭馆进行三年全面修葺,去年底终于重开!新建筑扩辟了四成空间,展厅亦由七个加到十二个。与朴实封闭的粉砖旧建筑相比,新建筑外型更富现代感,由大面积玻璃幕墙以及波浪形水泥材质组成,呼应艺术馆内展品的多元与新视野。

 

1F别馆(上)

 

目前共有十一个展览,除了「专题厅」外都是免费入场。全馆策展和空间布局皆耳目一新,踏进艺术馆第一层,迎面而来是精选全馆代表性展品的展览:小题大作──香港艺术馆的故事。透过不同装置、灯光、文字描述以及音乐,述说艺术馆的故事,同时也是一节香港故事。

 

踏进昏暗的展馆,如走进时光隧道,从绘于约一八一六年的《香港仔附近的瀑布》,到吴冠中、吕寿琨等当代画家的代表作,最后走到铺天盖地的参展作品《天书》,把观众卷进一场艺术辩论。

 

©林若思

 

4F吴冠中艺术厅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殿堂级画家,晚年定居香港的吴冠中与其家人,无私向香港艺术馆捐赠多达四百五十多幅作品。艺术馆复修后,特意成立吴冠中艺术厅,并举行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展,分上下两期。首个展期题为「从粪筐到餐车」,展示包括他下乡时期作品及画具。当时因为物资匮乏,借乡民的粪筐为油画架,因此被同学戏称他为「粪筐画家」。除了公众较熟识的粉墙青瓦的水乡作品,还展出其油画、抽象化的城市作品,以及他在香港所绘的遗作。连同接续的第二展期,合计展出一百幅作品。

 

5F新空间与GF别馆(下)

 

爬到艺术馆顶层,旋即被两百七十度采光的玻璃幕墙、挑高空间所吸引,足以容纳大型的装置艺术品。目前正举行展览「原典变奏──香港视点」,邀请十四名本地艺术家向艺术馆的经典作品致敬、回应并重新演绎,成就跨越时空的互动。

 

同样是新建筑物的新「空间」实验,位于地下大堂一个分隔的空间,其设计已说明了展馆特立独行的个性。一系列以自然风景为题的互动作品,让观众一同感受天空、流水、山峦、清风。

 

游人也是一道风景

 

艺术馆的一至五楼走廊,全是享尽无敌维港海景的落地玻璃。馆方在每层走廊放置长椅以及大量折叠椅,方便游人停下来,感受窗外光影变幻、日换星移,感受自然也是艺术的一种。而排排坐的游人,也成为了艺术馆一抹动人的风景。

 

除了静静地观展,艺术馆亦有看有玩。只要下载其应用程式「Stamp by me」及「HKMoA」,就可在观展同时回答与展品有关的问题,答对五个问题,即可从扭蛋机扭出纪念品,印上精选展品的眼镜片或襟章等,有如把喜爱的画作带回家。我特别喜欢这个小心思,加入了教育和互动元素,令观展体验更加完满,公立艺术馆的包容性与教育使命更得以彰显。

 

©林若思